【药师说药】石膏——“辛寒”之品

鹤山市中医院
+订阅

生石膏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能清热去火、解肌发汗。

生境 分布

石膏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常产在海湾盐湖和内陆湖泊中形成的沉积岩中,多呈长块形状或不规则的块片,类白色或灰白色。打碎(或研粗细末)用,外用多火煅。

性味

辛、甘,大寒。生石膏的性味,记住2个字即可。一个是“辛”,一个是“寒”,石膏是“辛寒”之品。在我们的常识里,寒的东西往往是“收引”的。比如冰块吃到肚子里,就能让胃里的气血收引凝滞,石膏并非寻常之物,石膏虽寒凉,但是石膏并不是收引之物,石膏反而具有“辛透”之性,这一点太难得了。

功能主治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外用)。用于治疗一切急性热病引起的高烧、大汗、烦渴、口干舌燥、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胃火牙痛、外治湿疹。生石膏味辛略甘,性质微寒,能入肺经和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此外,它还能收敛生肌,平时可以用于预防与治疗人类腹部疼痛、金疮和皮肤发热、烦渴焦躁等多种不良症状,功效明显。

生石膏的药用价值

1、治疗高热发斑

生石膏对人类的多种温热病都有显著治疗作用,它能清热解毒、凉血退斑,平时人们出现高热发斑时,可以直接用生石膏进行治疗,可以把它和知母等性质寒凉的中药材搭配服用。

2、治疗肺热咳嗽

生石膏可以清除肺热,它是治疗人类肺热咳嗽的常用药,平时治疗时可以把生石膏与杏仁还有麻黄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喝,也可以服用传统方剂麻杏石甘汤。

3、治疗皮肤病

生石膏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药,平时人们出现湿疹和水火烫伤时,都能用生石膏来治疗,可以把它研末以后加入适量的黄柏末和青黛末调匀,直接涂抹在受伤的部位上,每天换药一次就能止痛止痒也能消肿,还能加快伤处愈合。

4、治疗头痛和牙痛

生石膏对人因胃火过重引起的牙痛与头痛也有明显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把生石膏与知母、牛膝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能让它清热泻火的功效更加出色,也能让人们牙痛与头痛的症状尽快减轻。

使用注意

1、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

2、巴豆能降低石膏的功效,故两者不能同用。

3、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况。

4、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

5、石膏不宜与下列西药同时运用:

(1)四环素族抗生素,石膏会使该族抗生素溶解度降低而吸收率减少。

(2)不宜与异烟肼同服,会使其疗效降低。

(3)不宜与强的松同服,能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药膳推荐

1、石膏粳米粥

材料:石膏60克,粳米60克。

制作:

将石膏捣碎,置沙锅内,加水煎15分,滤去渣,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盛石膏汁的沙锅内,熬煮至熟即成。

功效:清热止渴。

2、竹叶石膏粥

材料:石膏90克,竹叶50片,粳米60克,白糖30克

制作:

将竹叶用清水洗净后,切成3-5厘米的长条,再同石膏一起放入锅内,加热水约2000毫升,熬20分钟,滗出药汁,滤去渣,澄清凉凉后,滗出上层汁。将粳米淘洗干净,加入药汁和水煮粥。食用时,加入白糖少许。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生津。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