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召开。发布会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他生前录制的两段音频清晰表达了自杀意愿。
不止胡鑫宇,2022年我国竟有十万青少年自杀胡鑫宇案件进入公众视野许久,曝光度、影响力极高,如今真相公布,大家痛心不已。然而,悲剧不仅发生在胡鑫宇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青少年,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根据《2022年中国青少年自杀报告》中提到,仅2022年这一年就有约10万的青少年自杀。11月28日,赣州瑞金市14岁男孩从高楼坠落,抢救无效死亡;10月30日,崇义中学17岁学生在校期间坠楼身亡;7月14日,年仅17岁男孩在学校走廊,站上木凳从阳台坠落身亡......究竟是什么把青少年逼上自杀之路?报告显示:在青少年自杀案件,82%与学习压力大有关,21%与早恋和家庭关系有关,5%是因为游戏问题和人际关系,2%是其他原因。希望世间从此少一些胡鑫宇事件可见,青少年心理问题,不仅是个人行为,背后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问题和缺失,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科(心理科)主任林勇强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干预:学校方面创造愉快的校园环境,组织安排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交往。同时多利用问卷、测评的形式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有抑郁倾向或抑郁情况,建档长期追踪,及时开导调整,并联系家长尽早采取行动。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应保持一定的敏感,尤其是和同学相处不融洽、突然间成绩严重下降、拒绝活动封闭自己的学生。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及时沟通家长,反馈在校状态,持续关注,指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心理问题,家校配合。家长方面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专制作风,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提高对抑郁症的认知和察觉能力,留意孩子吃饭、社交沟通、睡眠质量等生活状态,对于异常行为或身体不明伤口或划痕早干预,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近年来,广东祈福医院也一直力行“医教联合”主张,与学校共同建立专业检测点,提供筛查、宣教、咨询、答疑服务,对学生、老师、家长进行三方宣教,把青少年心理问题包含的因素都集中起来,共建共识。此前已在多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通诊疗-干预-转介绿色通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