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未发先火。今年1月底,一组网传为“小米汽车外观设计”的渲染图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从该组图片可以清晰判断小米汽车的设计思路,包括整车采用溜背式设计,配备内嵌式门把手和贯穿式尾灯,车头为封闭式格栅结构,车轮卡钳部分为明黄色等等。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紧急回应,称的确是二级供应商(后证实为小米汽车合作方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下游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泄密;但该供应商仅仅是为模具打样的供应商,泄密的文件是非常早期的招标过程的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他还指出,“我们一定会根据与该供应商签订的保密协议进行严肃处理。”
随后在今天中午,小米公司正式发布声明,称将对涉事合作方按照《保密协议》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肇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责成供应商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全面升级保密措施。
雷军随后转发该声明并强调,小米集团对泄密事件零容忍。
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北汽模塑科技(000700)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属北京汽车集团成员,是一家以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由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创立,分别持股51%与49%。其经营范围包括研发及生产汽车保险杠、模具、塑料制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等等。
此前据小米规划,小米汽车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量产交付,预计为一款轿车,售价上限可能超过30万元。截止2022年8月,小米在自动驾驶上的第一期总投入已超过33亿元,后续还会持续加码。然而,近期小米汽车相关传言不断,“给我们研发小米汽车增加了不必要的烦恼。”王化表示。
事实上,供应商提前泄露产品信息,这并非首次。一旦供应链管控不严,产品信息就有可能在消费品研发、生产、运输等任一环节遭到泄露。比如,2019年iPhone11手机壳模型提前泄露,就曾让该手机后置三颗摄像头的消息提前曝光。
【记者】许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