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故事】高空坠物砸中路人,市中心人民医院95后护士冲上前跪地救人获点赞

惠州中心人民医院
+订阅

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95后护士朱珠跪地救人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为她挺身而出的行为点赞。

据南方都市报2月2日报导,1月30日傍晚6时30分许,惠城区龙丰街道红花湖酒店顶楼抛光耐磨砖(附着水泥砂浆)脱落下坠,砸中三楼室外钢架外装饰腰线、钢架雨棚后一起坠落,导致地面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受伤。现场一片狼藉,钢架扭曲,雨棚倒塌,不时有碎砂石往下跌落。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目睹了事故发生的朱珠看到有伤者,出于职业的本能,不顾危险,义无反顾上前,轻拍伤者,询问并了解伤者是否意识清醒。发现伤者失去意识,确定其颈动脉无搏动后,朱珠立刻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在按压的过程中,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李超雅医生主动加入,并呼叫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室医生黄聪到场配合一起做心肺复苏。三人一直坚持到最后,直到所有伤员都被送上救护车之后才离开。

据了解,市中心人民医院每年都会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急救培训,每个人都要过关。朱珠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突发事故,当时什么都没有想,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如果下次见到这种需要救助的情况,她还是会义无反顾冲上去帮忙。

1月30日18:27,接到120指挥中心任务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第一时间派出两部救护车赶往现场。现场发现伤员较多,急救人员立刻分批组织抢救及分流危重病人,并呼叫科室增派急救车及急救小组赶往现场。

为抢抓急救时间,第一、二部救护车当机立断先护送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重伤患者到医院进行急救,第三部救护车由内科医生协助出诊,接回一名腰部外伤病人。傍晚空荡的街道上,两辆飞驰的救护车闪烁着蓝色的灯光擦肩而过,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

时间来到18:45,短短18分钟后,第一批救护车已抵达医院。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送入抢救室,接续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颅脑外伤患者则由医护人员护送,迅速给予补液、纠正休克等急救措施,并经由紧急开启的创伤急救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迅速到岗,参与抢救及手术。第三部救护车的轻伤患者则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下,目前一名患者已回家观察,另一名患者收治医院骨科二区,生命体征平稳。

近年,时有发生路边广告牌脱落砸伤路人的不幸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此,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国标提醒相关部门和市民:

1.参与制作及悬挂广告牌的公司或个人,要定期巡查广告牌的稳定性,遇到台风或大风过后,要尽快检查评估广告牌的牢固性,确保安全;

2.市民行走在路边,应密切关注路边广告牌是否有松动及摇晃,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即时报警,同时远离危险区域;

3.一旦发生砸伤,路人应立即进行自救和互救,包括包扎、止血、固定、开放气道,心跳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指令旁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4.将“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在工作和生活的始终。

近年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按照高水平医院建设要求,通过资源整合,多学科协作,优化诊疗流程,着力推进国家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救创伤中心“三个中心”的绿色通道建设,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患者院内救治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降低了疾病致残、致死率,有效提高了脑卒中、胸痛及各类创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的综合救治水平。保证患者在“黄金时段”内得到迅速、规范、有效的救治,创造多项“生命奇迹”。

供稿:社会工作部 廖云慧(部分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供图:社会工作部 张 凯

急诊医学科 谢梓歆

主编:廖云慧

编辑:钟一夫

校对:梁   乐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