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尹琛 香港报道
1月3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发布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的咨询总结并表示,建议透过强制发牌制度,将挂钩法定货币的稳定币纳入监管。相关监管安排期望在2023年至2024年落实。
稳定币本质上是具有“锚定”属性的加密货币,其锚定某一链下资产,价值也相对稳定。比如USDT作为较早发行的稳定币,便是与美元挂钩。
金管局在咨询总结文件中指出,与支付相关的稳定币(Payment-related stablecoins)与其他加密货币相比,更有可能被用于支付场景,并与传统金融体系产生联系,从而有着更迫切的货币与金融稳定风险监管需求。因此,金管局将在国际监管发展趋势、市场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着手对其制定监管框架。
支付相关的稳定币主要与实际资产如法定货币、证券及黄金等挂钩。另一方面,金管局明确指出,基于算法或套利的稳定币不被接受和认可。
具体而言,咨询总结文件指出,与稳定币相关的关键活动将受强制发牌制度约束。监管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建立和维护稳定币的规则;发行、创建或销毁稳定币;稳定币的稳定性和储备管理安排;存储用户加密密钥、使用户能够访问持有的稳定币并进行管理的钱包服务等。
“适当的监管环境将有助于应对稳定币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并促进业界有序和持续发展。”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我们在敲定具体的监管安排时,会考虑收集到的意见、市场的最新发展和国际讨论,并与持份者和市场人士保持沟通,我们期望在2023年至2024年落实监管安排。”
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会长吕志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FTX事件后,(国际上)监管越趋严格,因为类似事件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在此大趋势下,加快发展完善的框架更能吸引国际的企业和投资者。”
早在2022年1月,香港金管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讨论文件,邀请业界和公众就有关的监管模式提出意见。咨询总结文件则披露,前述讨论文件共收到58份来自市场参与者、公营机构、商业和专业协会及个人的回应。这些回应普遍赞同金管局建立一个灵活的、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制度来监管稳定币。
2022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以来,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虚拟资产再度受到香港各界关注。吕志宏表示,事实上,鉴于国际上虚拟资产生态圈的快速发展,香港要成为领先的虚拟资产中心,需要更快推出各项政策,如稳定币、牌照机制等。“此举有利为香港在该领域发展建立稳固的基石,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有效招揽相关企业和人才来港,进而吸引资金流入,形成正循环。”
(编辑:和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