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吹响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勇立潮头,地区生产总值自1989年来已连续34年位列全国第一。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期间,“拼经济”成为2023年各地市工作的关键词,全省21个地级市负责人逐一宣布2023年GDP增速目标,大有营造你追我赶、赛龙夺锦之势。
2022年广东各地市
农林渔牧业产值情况如何?
一起来看!
从整体层面看,2022年广东经济运行韧性彰显,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129118.58亿元,同比增长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89万亿元,同比增长5.4%。
根据省政府、各地市政府和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30日,全省除阳江、揭阳外,已有19个地市发布了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珠海、佛山、惠州、汕尾、中山、江门、茂名、清远、潮州等地市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率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5.4%)。其中,江门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7.7%,位列全省第一;珠海、惠州7.5%,并列第二;佛山、汕尾、清远等3个地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均超7%,实现高速高质发展。
数据显示,上述已公布数据的地市中,有17个地市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跑赢了当地生产总值的增速。
2022年,江门农业生产形势稳中求进,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势良好,新增创建开平市茶叶产业园、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190亿元,为江门推动特色农业做优做强提供新动力。珠海则依靠“年鱼”生产和预制菜,打造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园和金湾区黄立鱼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示范带动下,珠海渔业产量产值实现双增。惠州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之一,并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农产品供港基地、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和鲜食甜玉米种植基地,农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汕尾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集体经济这一“源头活水”,打造了一批农业大镇,实现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清远则以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抓手,实现了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中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总产值增长10%。佛山发展以水产、花卉、畜牧、预制菜为主导的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实现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刘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