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启动全域自然教育 发布“山水连城”专项规划

深圳生态环境
+订阅

1月31日上午,在全省全市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角之际,光明区举行全域自然教育启动暨虹·自然教育中心开馆活动。光明区委书记蔡颖,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何涛,光明区领导吴志伟、李兴亮、王芳成、彭颖等出席活动。

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开馆

开馆仪式上发布光明区系列重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光明区全域自然教育启动,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开馆,“光明所耀 万物成春”光明自然生态展开展,光明区首部记录虹桥公园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纪录片《一切万物 皆放光明》开播,光明区图书馆森·书房特色分馆开馆,“我的森林”少儿绘画展和“森林发现·光明自然之美——影像保护自然”摄影展两个副展开展。

光明图书馆森·书房特色分馆

全域自然教育、生态大展、自然生态纪录片、摄影展、绘画展、自然书房等系列活动展现了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之丰富、自然生态之富饶、人居生活之和谐,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艺术融合等多方面助力光明科学之城建设发展,打造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新地标。

光明区全域自然教育启动

打造深圳市自然教育新地标

“光明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开启全域公园人文生态和自然教育探索,争创全域自然教育示范区。”彭颖在致辞中表示,光明将整合蓝绿本底资源,构建以“湿地、森林两大特色带”和“都市田园、科技、工业、体育四大研学区”为基础的“两带四区”全域自然教育发展格局,策划“全域、全龄、全季”的自然教育活动体系,广泛开展贴近群众的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和志向,打造珠三角区域自然教育创新示范区的光明样板。

《红桥映红桥》  李新旺 摄

据了解,本次开馆的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是光明区践行全域自然教育的重点项目成果。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将成为光明区实现全域自然教育蓝图的新起点,未来光明将以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光明区全区资源,创造性建立光明区“山水连城 探索光明”自然教育品牌,打造自然教育与研学旅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的样板案例,引领中国研学产业的区域资源整合发展方向。

实干出成绩。近年来,光明区凭借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政策支持,在自然教育领域逐渐崭露头角。2020年至2022年,已经建成欢乐田园自然学校、光明农场大观园自然教育中心、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大顶岭自然教育中心、大雁山自然教育中心等5个自然教育平台。其中,光明农场大观园自然教育中心2020年被认定为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试点单位,欢乐田园自然学校2021年被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评定为“全国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第六批自然学校试点”。

“山水连城”专项规划发布

加快打造高颜值都市田园

光明区地处深圳的西北端,拥有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资源。围绕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和全球标杆城市的总体目标,光明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省唯一获得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和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区称号的行政区。为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发挥湾区山海门户作用,光明区启动山水连城综合规划,并以此作为落实深圳山海连城计划及纵深推进区委“1+2+3+4”工作体系的关键抓手。通过“山水”持续赋能光明发展,让城市因山水而美,产业因山水而兴,人民因山水而乐。

实施“山水连城”计划。建成茅洲河光明段碧道和光明湖碧道,建设80公里郊野径,贯通大顶岭、麒麟山等区域,建成山水连城示范区。这也是光明区党代会指出未来五年建设更高颜值光明的重要举措。

开馆仪式上,光明区发布了“山水连城”专项规划,详尽介绍了“一河九水、百里山环,千顷公园、万亩稻香”孕育光明最独特的生态底色;将推出百里山环、茅洲碧道七大拳头产品尽显“一环、一脉、九廊”的光明之美;打造郊野径、骑行径、漫步径三类品牌路径,串联半城山水半城园,一角烟火一角景。光明山水连城将以1环、1脉、7品、3径、6连、9廊——“117+369”为行动代码,识光明、品光明、享光明,持续以生态文明引领“双高”发展,塑造山水连城、烟火漫城、科学趣城的典范。

生态展绘画展摄影展三展矩阵开展

呈现光明生物多样性

作为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光明所耀 万物成春”自然生态展同日正式开展,“我的森林”少儿绘画展和“森林发现·光明自然之美——影像保护自然”摄影展作为生态展的副展同时开展,形成展览矩阵,共同展现光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实践成果。

《绿色光明城》  康冬云 摄

一直以来,虹桥公园都是光明靓丽的生态名片,虹桥公园的森林、湖泊、公园、绿岛、红桥,架构起丰富多样、物种繁盛的新型生态体。“光明所耀 万物成春”自然生态展将首次揭开光明自然资源、生态文明的绿色面纱。展览共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著名策展人、动植物专家等专业团队,以虹桥公园生物多样性调研为基础,多维度、多媒体、多手段、多功能向世界和公众展现虹桥公园新型生态体的自然之美、细节之美、科学之美。观众透过这次展览,可以管窥虹桥公园乃至整个光明的丰饶生态:阳光丰沛、林木葱郁、湖泊寂美、虫鸟翔集、蜂蝶翩跹。

自然生态展

虹桥公园生态之美,有各种赞美的方式。“森林发现·光明自然之美——影像保护自然”摄影展,从摄影家们1986幅作品中精心挑选了35幅作品,展现专业摄影师深入虹桥公园、大顶岭森林公园,通过影像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光明区优美生态图景。“我的森林”少儿绘画展,400名青少年用画笔表达、讲述他们看见的和想象的森林,充分展现孩子们奇幻的想象力。

自然生态纪录片首播

多个光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揭晓

作为光明区虹桥公园首部自然生态纪录片,经过6个月动植物专家和纪录片团队几十次勘探拍摄,“探光明”自然生态纪录片终于开播。多个光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揭晓:包括151种虹桥公园生态调查动物名录,202种虹桥公园生态调查植物名录,27种虹桥公园红外相机调查拍摄野生动物名录,46种虹桥公园生态调查鸟类名录,还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国家“三有”动物果子狸、鼬獾;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明星稀有物种大花紫玉盘、假鹰爪、假苹婆、猪肚木、山石榴等。

《一切万物 皆放光明》摄制组在昆虫专家严莹、植物专家吴健梅、昆虫专家黄宝平三位老师的指导下,从夏天拍摄到冬天,多次深入虹桥公园、大顶岭森林公园各处勘探调研,通宵达旦的努力是为了通过记录虹桥公园健康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对光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助力生态光明建设,擦亮科学城“蓝绿”本底。

纪录片旨在通过先进的视听效果,全面深入地展示光明区在自然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向公众呈现虹桥公园森林秀美的自然景观、生机勃勃的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让公众更好地认识自然、从而参与到自然保护中来,为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森·书房特色分馆开馆

开启书香光明新人文

本次开馆仪式上,光明区图书馆森·书房特色分馆正式落成开馆,森·书房特色分馆以自然阅读为主题,馆中自然、人文类书籍数千册,提供集公共阅读、沙龙论坛、艺术展览于一体的光明区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体验。

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包括“森·自然展览馆”,是光明区首个自然展览馆,展示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森·书房”是以自然、森林、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光明区图书馆特色分馆;“森·自然教室”以光明在地生态本底为基础,面向公众开展自然教育,力争打造成为国家级自然教室。

未来,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将被打造成为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深圳市自然教育中心的新地标。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深小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