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万亿固投“军令状”,广州如何“挑大梁”?

南方+ 记者

投资稳,则产业兴。锚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立下了今年力争固定资产投资达1万亿元的“军令状”,要在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勇挑大梁,为广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这为投资工作提了要求、交了任务、压了责任。”在2月1日举办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分会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旭说。

今日的投资是明日的产出。重要投资项目的落地落实,则发挥着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今年,广州将大力推动1722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建设,特别是287个新开工项目,倒排工期、明确节点、落实责任,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

立下“军令状”,广州有何为?在当天的会议上,不仅是来自发改、工信、规自等部门的负责人纷纷表态,黄埔、南沙、白云等区的相关负责人也在现场介绍了各区政策,更对在场的企业代表直接发出投资兴业的“邀请函”。

一股“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在广州传递。热闹的会场内外传递出清晰的发展信号:点燃重大项目“引擎”,广州正以一往无前之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前行。

开工!扩产!一刻也不耽误

广州速度之快,令人惊喜。

1月28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的当天下午,广州便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一天后,马不停蹄召开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共开工、签约项目超460个,总投资超6800亿元。

这些项目涉及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高端金融、文化创意、重大基建等领域,涵盖范围广,科技含量高,服务功能强,为广州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更为全年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前行拉开序幕。

“今年,我们重点推进工程建设和国外先进设备的采购及技术引进,确保项目一期工程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成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月产2万片的能力。”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何少平透露,2024年增芯将启动二期200亿元新增投资项目的筹备工作。

“孚能科技广州总部项目1月29日已正式开工,总投资10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近30亿元,在黄埔区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均产值近200亿元。”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景广军介绍,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带动正极材料、硅碳负极、锂电设备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落户广州,形成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结红则细数了广州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2023年集团将建成从化到黄埔高速公路;2024年,计划建成白云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南段和南沙到中山高速公路;2025年,计划建成增城到天河高速公路,海珠到广州火车南站的海珠湾隧道及连接线。

“2023年,我们计划建设重点项目23个,计划投资175亿元,比2022年投资规模增长40%以上。”徐结红说,我们将争取投资更多一些。”

“宸境科技是我在广州的第二次创业,也是我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成功之后的再出发。”广州宸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闻此前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第二次创业,他依然选择了广州,并将目光瞄准前沿的元宇宙领域。这次,他计划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文旅商贸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样板产品。

从制造业到交通基础建设,再到前沿科技,广州重点项目火力全开、全面开花,共同构筑成项目撬动有效投资的坚实基础。

向企业家的现场“喊话”

“在这里,我也公布一下我的电话号码,欢迎大家来黄埔洽谈投资,有问题也可以联系我解决。”活动现场,黄埔区常务副区长王大通向参会的企业家们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一个暖心的举动,让企业更有归属感,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源泉。广州把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真正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与企业家们“面对面邀约”,也成为这场会议上各区代表不约而同的选择。

“我区将一如既往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越的环境。”白云区副区长王晓杰说。

“借这次机会,衷心希望更多企业家了解花都、投资花都、扎根花都,携手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绘制‘广州北部增长极’的美好蓝图。”花都区常务副区长王勇说。

立足当下,最需要的是实干。为项目提速、为企业解忧,广州各区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在黄埔区,今年将发挥好专班和信任筹建工作机制,为项目筹建跑出“加速度”,全年实现180个以上项目动工,确保120个项目竣工投产,推动200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投资超650亿元。

在南沙区,今年将全面推广重大项目并联审批联合专班机制,实现“南沙事、南沙办”,探索更多工程建设领域事项纳入“一件事”管理清单,实现办事一次申请、一次办结。

在增城区,将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完善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工作机制,大力推动今年183个筹建项目,尤其是万洋、九识等91个投资超10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

在海珠区,结合自身定位、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特点,围绕重点产业及领域,打出“10+1”政策“组合拳”,全周期、分层次地精准支持企业、人才发展,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产业发展环境。

聚焦全年投资过万亿的目标,广州强化项目为王工作导向,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抢时间、抢进度。今年,广州还谋划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一链一策”做好重点产业链精准支持,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全过程。

心安处是吾家。“量身定制”企业服务、迭代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广州向全球市场主体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赤诚之心”。

万亿固投“亮剑”

“作为投资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既感责任重大,又充满干劲。”陈旭坦言。

接过万亿固投的“任务书”,陈旭说,今年将继续充分发挥市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工作机制的作用,在项目立项、用地用林用海、环评等审批服务上全力支持服务,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建设、投产、达产”周期,为全市各区和广大企业抢抓机遇、抢占份额争取宝贵时间。

同时,为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加快推动组建广州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最大力度推进存量资产证券化,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争取天下资本投广州、投资兴业在广州。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压舱石。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提到,春节前广州印发了《广州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展“四化”平台专项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这份措施中提出,要以“平台优、企业好、产业强”为目标方向,以“平台受益、企业受用”为工作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性基金“补一点”,企业为解决方案改造“出一点”,平台在全过程技术服务中“让一点”,引导“四化”平台专业化力量赋能产业、服务企业。

“我们力争每年为超1000家工业企业提供评估、诊断、咨询、培训、改造服务,梯度培育一批‘链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建设一批标杆示范产业园区,全面赋能广州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裕跃介绍。

项目的建设落地,在审批过程中还需要调动多个职能部门的支持。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蓉说,自2022年10月以来,该局全面梳理全市重大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情况,重点围绕“预审与选址、用地报批、供地、报建”四个事关项目开工关键环节,力争实现难点堵点早发现、早对接、早协调。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王宇骏则提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该局对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予以最大限度的简化,取消无法律依据和不必要的受理材料,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承诺办结时间由法定的60日、30日压减为3日(不含公示时间和技术评估时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前有清晰明确的项目“施工图”,后有用心用情精准服务企业的全周期保障体系,这次,广州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黄舒旻

编辑 尤丹娜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