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男孩吴荣谦是东莞虎门站的一名春运志愿者,但在志愿服务中并非是“新手”,他从2020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参与虎门高铁站春运志愿服务。
吴荣谦是虎门站的一名春运志愿者
从2023年1月7日春运首日到现在,吴荣谦已连续20天参与春运志愿服务了,他打算继续做满40天。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东莞男孩遇见各种各样的返乡人员,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也在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日志,书写着自己视角的“人间观察报告”。
帮助重点旅客
大三男孩的“人间观察”
在虎门站入口处,吴荣谦经常看见有人因为迟到十几分钟而错过列车,被卡在进站通道外的,他们会找工作人员一遍遍问询,一遍遍寻求帮助。因为已经发车的车票不能退票,只能改签当日的车次,可春运期间本就一票难求,于是这些错过车次的人很难再买到当天合适的车次。只能帮他们选择最近能买到的合适车次。
吴荣谦一次又一次和这些人打交道,从他们身上看到很多的无奈,但是对他们却怪不起来。因为,“这些人最多的是坐公交结果错过了时间。因为他们是真的不想多花钱,每一分钱都是他们用血汗挣来的。”
吴荣谦是虎门站小虎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而需要他服务的,往往是一些困难旅客,如残疾人、孕妇、老人、携带大量行李的旅客、文化程度低不懂如何乘车的旅客等,他们被铁路部门统称为“重点旅客”。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这些人几乎是隐形不被他人所注意的,但是在春运期间的虎门站,他们成为吴荣谦接触最多的人。在虎门站,来往旅客行色匆匆,吴荣谦在其中书写着自己的人间观察。
吴荣谦为有视力障碍的旅客提供服务
以下是他的自述。
吴荣谦:今天(1月28日)我见到了一对聋哑人夫妇。因为他们只能发出简单的“啊啊啊”声音,手又一直在动,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他们肯定是聋哑人,那就是需要我们服务的重点旅客了。
吴荣谦:虎门站的入口较复杂,既有虎门站(火车站),又有虎门北站(穗深城际站点)、虎门火车站(地铁站),都在高架桥下面,但进高铁站的入口只有1个,很多人就搞不懂怎么进站,这对聋哑人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在那里望来望去,很着急的样子。因为没办法用语言交流,很难去找其他旅客问,刚好我懂一点手语,就很顺利地帮到他们了。其实就是一些很简单的手语,“跟我走”“我带你们坐车”“在对面的车站检票”,只需要一些很简单的指导,就可以帮到他们。后来了解到他们是要去广州南站换乘的。带他们进站以后,就是交接给客运员了,他们虽然不会手语,但是会把他们接进重点旅客服务区,登记好他们的乘车信息,开始检票了就会提醒他们。
吴荣谦:今天其实遇到了有两对这样的聋哑人夫妇,差不多每两天就会遇到至少一名聋哑人,一边帮助他们一边给你用大拇指点头,这是手语“谢谢”的意思。每天还会遇到许多坐轮椅的、拄盲杖的,有的是自己单独过来的,有的是家人朋友送过来的,但是通过进站闸机是不允许外人陪同的,所以基本都是我们志愿者和客运员帮助他们进站。
有些坐轮椅的还好,紧急程度还没那么高。但是那些盲人就真的是很困难,车站人又多,栏杆之类的障碍物也多,很难走得动。所以我们都会优先帮助这些人。
1月13日,一位旅客为虎门高铁志愿服务站全体志愿者赠送了锦旗
吴荣谦:1月13日,我收到了旅客送的一面锦旗,是赠给我们虎门高铁志愿服务站全体志愿者的。当时是他的母亲要进站坐车,因为行动不便加上行李特别多,他就问我能不能放他进去好把他母亲送上车。可是按照规定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我说我们可以帮你,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就拜托我们一定要把他母亲安全送上列车。我就答应下来了。进站以后我们把他的母亲送进了我们的重点旅客服务区,等到开始检票了,我和客运员再带着他的母亲上站台,送她上车,还把她安顿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并拍下了照片。
吴荣谦拍下的照片
吴荣谦:从他母亲进去到收到这张照片,有半个多小时吧,他一直在入口外面等着。然后我就把照片给这位先生看,他一直说谢谢,谢谢,还要给我钱。我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没有收他的钱。然后他说,那我给你们送面锦旗。当场就下单了,第二天就送到了。
重点旅客服务区
让1.5%的旅客先动起来
春运期间的虎门站人潮汹涌
春运期间的虎门站,平均每天有超过2.6万人进站乘车。在年前的离莞返乡高峰期,候车室内大部分时候都挤满了旅客。对于弱势的重点旅客,他们更容易遇到磕碰、挤压等问题,也更容易在检票通道因为这些问题影响通行效率。
虎门站为这些重点旅客圈了一块空间,命名为重点旅客服务区,有座椅和专门的小虎队客运员服务。相比拥挤的候车大厅,这块地方算得上非常宽敞了,大部分重点旅客都能有座。
站内的工作人员帮助旅客推轮椅
服务区就设在A检票口附近,每次开始检票,客运员都会提醒服务区内的旅客,为他们打开人工检票通道,不需要在检票口前排队,快速通过。如遇到没有单独乘车能力的旅客,会有小虎服务队的客运员亲自护送到站台,并送上车。
吴荣谦和其他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在送达服务区之前的,他们需要主动发现重点旅客,告知他们有这一项服务。
吴荣谦:我的工作相对来讲比较机动,因为我是队长,所以经常要到处巡逻。在进站口我们的队员发现重点旅客的话,会主动上去帮助,然后会通知站内的队员做好交接准备,站内的队员再把旅客送到重点旅客服务区,交给客运员。但有时候也会漏掉,所以经常要在候车大厅内巡逻观察,如果发现有需要服务的重点旅客就会主动上去跟他讲我们有这项服务。
吴荣谦搀扶着有需要的旅客,做好春运的“引路人”
但是有的人也会主动拒绝。1月10日,在候车大厅内,吴荣谦发现有一名女士推着婴儿车便主动上前去询问,“您好,看您带着孩子,您可以到我们的重点旅客服务区去候车,那里人少一点,也不用排队。”但是这名女士摆摆手拒绝了,“谢谢,我们就不用了,您可以看看其他人需不需要帮助。”
吴荣谦说,这还挺常见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个人可以,不想被特殊对待,也不想浪费这份资源。
志愿者吴荣谦的工作照
吴荣谦:我是虎门站春运志愿者的负责人,要安排每名志愿者的工作。小虎服务队是虎门站专为服务重点旅客打造的一支团队,既包括志愿者也包括客运员。其实服务重点旅客要累得多,高峰时期基本上停不下来,不停在跑,但是大家都争着想做。因为,说真的,你为重点旅客做好服务,是真的有帮助到他们,会觉得特别有价值,就算再累都不觉得。那些旅客也会非常认真的感谢你。
吴荣谦:我遇到过一名轮椅使用者,他是高位截肢,只有那个凳子高(不足1.1米)。那是2022年春运的时候,我看到他坐着残疾人代步车就上去帮忙,没想到他说他认识我,前后帮助过他两次了。要不是他说,我真的记不起来。我是20年高三寒假的时候第一次参加虎门站的春运志愿服务,21年春运又参加一次遇见了他,22年春运又遇见了他。
吴荣谦:这种特殊的旅客肯定是会有点印象的,不过我每天都要遇到很多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他提起来我绝对记不起来。我觉得像他这样的情况,一路上帮助他的人肯定不少,我没想到他居然还记得我。做志愿者的大多是有爱心的人,也都希望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相比常规岗位,小虎服务队虽然辛苦,但是我们都感觉很有价值。有时候安排工作的时候,有队员会主动提出,“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小虎服务队”。没办法,我们不可能把人都派去做这种服务,常规的引导、咨询等服务也要有人做,因为保障车站的正常运转更重要。而服务重点旅客要求也更高,一般都是安排经验丰富的志愿者。
吴荣谦:服务好重点旅客当然重要,就好比是璀璨的繁星一点,而做好全站的服务,才是真正的闪耀星空。
虎门高铁站的志愿者正在服务
在虎门站庞大的春运返乡人员中,重点旅客是极少数,平均一天有300—400多人,在总的发送客流当中,仅占不到1.5%,为他们费这么大心血,值吗?
虎门站党总支书记龚建力说,让这群重点旅客领先大多数人快速通过,可以避免在途中造成阻塞,相比他们与普通乘客一起检票通过时,旅客通行效率反而会更高。
虎门高铁站的志愿者正在服务
年前、年后
两个城市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站内的旅客正在候车
吴荣谦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参加虎门站的春运志愿服务了,也因此练就了一副识人的本领。从旅客特征和到站时间,他能轻易判断他是哪里人。
吴荣谦:下午4点是虎门站客流高峰期之一,有两个地方的旅客很好辨认,他们一出现,重点旅客服务区就要忙起来了。行李特别多的,基本可以判断是坐G1190去河南的;带着3岁左右的小孩的,大部分是坐G418到广西的。
在车站做志愿者,每天都会见到很多分别的场景。父母送别孩子,常常会叮嘱孩子要好好吃饭,一路北上要注意保暖添加衣物,要照顾好自己。成年人送别父母,一般会叮嘱他们到了车上要打个电话,一路北上要注意保暖添加衣物。朋友之间送别,常常是互相祝福,说一些“下次再见”“有空再来”之类的话。情侣之间送别,常常就是紧紧抱着,不怎么说话。
吴荣谦:农历廿八、廿九是客流最高峰的时候,过年那几天虎门站客流明显少了很多,初六之后客流又快速多了起来,不过是返程的人变多了。
吴荣谦: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年前出发的旅客和年后到达的旅客提的行李明显变了。年前大家都会带很多包装精美的礼物,颜色都很喜庆,像是旺仔大礼包这种。年后大家带的东西明显朴素很多,有很多是用塑料袋、纸袋装的,主要是家乡的特产,蜂蜜、腊肉、蔬菜这一些,仔细看会发现袋子封口处大多是用透明胶带粘住的。
青年志愿者黄娉婷随着父亲黄晓锋一同加入春运志愿服务队伍
吴荣谦是土生土长的东莞本地人,大学在佛山上学,在参加春运志愿服务之前,挤满返乡人员的车站和火车就是他对于春运的主要认知。家乡与远方是常见于艺术作品里面的概念,尚不需要他去思考。
但是做志愿者这么长时间,看惯了人去人又来,吴荣谦渐渐从这些旅客身上明白了,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后从家乡来到远方,又在春节前从远方回到家乡。
正如年前、年后,旅客手中变化的行囊。年前的行囊,装的是这个城市能装走的最好的东西;年后的行囊,装的是那个家庭能装走的最好的东西。
积极参与“暖冬行动”多年的青年志愿者何建锋,依然活跃在服务春运一线
每当过完年,家乡的A市将她最勤劳勇敢的儿女送到远方的B市,因为B市能为她的儿女提供其所需要的向上的养分;而当新一年春节的临近,勤劳勇敢的儿女又将把他在远方的B市寻找到的最好的宝藏,带回家乡的A市,献给那个家庭里,他最爱的亲人。
首次参与春运志愿服务的大一学生孔莉,正在为旅客提供指引服务
看那小县城人头攒动的街市和农家蒸腾的烟火气,是在外打拼的人们在努力为家人补偿缺失的300多天的陪伴。当那些工作辛苦赚下来的钱,坐公交、背尿素袋省下来的钱被花在家人身上时,便不再舍不得。
每年的春运大迁徙,是家乡与远方的连通,是两个城市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站台上的旅客整齐地排着队
今年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实施的第10年。2014年,团中央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启动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在每年春运期间,在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旅客集中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团中央部署,团广东省委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连续9年实施广东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九年来共招募超42.4万志愿者参与春运志愿服务,累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246万小时。
今年,根据国家发改委联合团中央等14部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春运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依托各地的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从春运旅客普遍需求出发,重点围绕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咨询指引、票务协助、重点群体关爱等,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
进入春运的第26天
节后返程客流高峰逐渐回落
但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丝毫不减
他们提供咨询,解答问题
为重点群体提供精细化服务
用心用情护航每位乘客的旅途
让我们一起给他们点赞
来源:东莞日报、东莞青年志愿者等
编辑: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