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笔者从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连日来,该局着眼重点改革工作开展系列调研走访活动,进一步优化南海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最快到2023年9月底,南海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备案登记、注销登记,以及“一照通”业务皆可在该平台办理。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是南海区2023年重点推进的十大方面改革之一。“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便民水平”是南海区2023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其内容包括“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改革,网办业务比率逐步提升至90%以上”。
2022年以来,南海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可办理业务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登记,已完成业务预审8700多笔。借助该平台,南海企业开办准入服务现已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最快5分钟核准。
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向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汇报南海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工作。
智慧赋能,企业开办“一网通办”
去年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政数局重点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项目建设,加快组建网上业务集中审批中心,重构业务办理流程、减繁增效提质。
南海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设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内,企业开办者只需要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的佛山“一照通行服务专区”,在企业所在区选择“南海区”即可办理业务。
南海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截图。
申请人借此得享便捷。相对于以往的电子化政务服务渠道,“一网通办”平台借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让申请人在资料审查的过程中无需多次反复签名确认。该平台还与佛山市商事主体住所登记管理改革、一照通行改革等举措有效融合,申请人仅需要填录相关数据即可生成智能文书,并通过与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进行数据对接,基本无需上传文书即可成功办理业务,解决业务提交资料复杂、录入系统多等问题。
对于登记审查人员来说,借助该平台的数据自查功能,审查人员仅需对企业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重点登记事项进行针对性预审,并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业务的录入、核准操作工作,有效压缩约60%的审查工作量,还大幅减少了后续储存、管理纸质档案的人力物力,有效降低行政运营成本,有利于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可以办理的业务类型主要包括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登记业务,已完成业务预审8700多笔。截至1月31日,南海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6万户,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9%。仅2023年1月,南海区新设立市场主体为4355户。
新年开局攻坚,问题导向加快升级
南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海区“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目前面临着可办业务类型单一、平台建设速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丰富平台功能旨在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更优的营商服务。就此,该局自新春开工以来开展了4次调研走访交流,通过找问题、斩繁节,持续深化平台建设。
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到狮山市场监管所调研走访“一网通办”平台建设需求。
此轮行动直面难题,创新“破局”。在佛山,南海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相关工作为先行先试,无相关经验可供借鉴,也存在部分不法分子使用虚假地址进行登记等现象。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就此向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汇报,并主动加强与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沟通交流,从而分析研究平台存在不足,并明确了下阶段平台建设工作和审批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工作思路和计划。
在此基础上,该局集中“兵力”,高效攻坚。南海区市场监管局组织业务骨干和平台开发企业迅速投入“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工作,优先配足配强网上业务集中审批中心人手力量和后勤保障,推动新增人员尽快熟悉业务办理,充分发挥网上业务集中审批工作统一、高效、便捷的优势,以最快速度推进平台建设工作、拓宽网办实施范围,在南海区形成网上办事为主、线下办事为补的商事登记服务新格局。
第三步是流程再造、减繁增效。南海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平台开发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召开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其继续组织精干力量推进工作,在当前已经上线平台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力争按期高质高效于9月底前完成二、三、四期项目的建设和上线。
届时,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备案登记、注销登记,以及“一照通”业务皆可以在该平台办理,南海区市场监管部门的许可登记业务网办率将提升至90%以上。
【撰文】陈梦 赵越 郑邦耀 颜娟霞
南海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