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强的春节档,谁家粉丝最会整活?

南都全娱乐
+订阅

春节档电影都看了吗?

今年春节档总票房为67.58亿,虽然没能匹敌2021年的78亿元,但还是让它顺利成为了中国影史总票房第二的春节档,给元旦档失利的2023年,扳回一城,开了个不错的好头。

然而,今年春节档也是最喧闹的一次,各种迷惑轮番上演,各家粉丝互相整活,各家营销花样翻新和翻车,让戏里戏外都成了一出大戏。

2月份将会陆续有新的大片上映,在此之前,有必要好好复盘一下今年春节档,都发生了哪些值得留意的现象。

交头接耳和屏摄的现象频发

春节档能成功,需要的是下沉市场。每年春节,很多平日不怎么看电影的人,也拉上家人一起去看场电影,电影院反倒成为最热闹的地方。然而,每年春节档,都是不文明现象的高发期。

交头接耳和屏摄的现象频发。不少人在观影期间,拿起手机对着电影拍摄,并上传网络。大量电影盗摄的图片和视频,流传到了抖音、微博、小红书和微信朋友圈。甚至还出现了某些场次,粉丝们集体对着大银幕,多次开着闪光灯拍摄和尖叫,严重影响了旁人的观影体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三十一条的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屏摄在法律层面上已经是被明文禁止的事情,哪怕屏摄了不传播,也是不允许的事情。在台湾地区,屏摄最高可处5年有期徒刑,罚款2万新台币;在香港影院屏摄,最高可被罚款港币5万元及监禁3个月。

不管是法律上,还是素质上,在电影院里屏摄和交谈都是不好的事情。电影院区别于家庭观影,最重要的一点是提供仪式感,更好地沉浸式体验。手机的一道光和无意的说话声,都有可能破坏别人的沉浸体验。

博取眼球的迷惑行为

除了屏摄和交头接耳,春节档期间还发现了一系列让人费解的迷惑行为。

比如有观众在《流浪地球2》出字幕期间,站起来大喊:“全场向我看齐,我要宣布一件事,那就是《流浪地球2》牛X!中国科幻牛X!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片牛X!啊啊啊啊!”

无独有偶,《满江红》在出字幕期间,河北张家口某家电影院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一位观众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诵起《满江红》原文。随后,国内好几家影院都出现有观众映后朗诵《满江红》,安徽出现一位10岁少年,映后全文背诵。

观众看完电影,情绪激动可以理解,但严格来说,电影只有在播完字幕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结束。有部分观众希望听完片尾曲或看看片尾曲花絮,这样的高声呼喊,确实骚扰到别的观众。

而且这些所谓的“真情流露”,都有表演炒作的成分,旁边都有人在拍摄,且上传到网上。1月30日,河南周口一位看完《满江红》的观众,据说卸掉家门去打秦桧雕像。周围的群众拿起手机,跟着吆喝,场面一度十分魔幻......

粉丝与黑粉的大战

2023年春节档之特别,还在于粉丝和黑粉间频惹争议。

《无名》是今年春节档争议最大的影片,其过高的观影门槛和作品自身的问题,导致了呈现两极分化的评价。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王一博的黑粉,在上映首日就在豆瓣评分上给出了一星,还在各大社交平台给出了恶评。这种两极分化导致了豆瓣迟迟不开分,评论区不得不选择随机展示评论,还提醒大家要谨慎参考。

除此之外,《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的粉丝也出现了互相指责的现象。当《满江红》票房高于《流浪地球2》,位列春节档票房冠军。这一票房的成绩,也引起了喜欢《流浪地球2》同时讨厌易烊千玺的观众不满。

不少人开始质疑《满江红》“德不配位”,“抄袭论”“偷票房”“幽灵场”“资本控制”等阴谋论甚嚣尘上。不少业内人士出来替《满江红》说话,编剧宁财神也回应了被《满江红》抄袭的提醒,他否认了自己作品被抄袭,并称自己作品和《满江红》“剧情根本八杆子挨不上”,并表扬了该片“剧情工整、叙事层层递进、逻辑缜密”。

截图自新浪娱乐

在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之后,电影市场日趋完善和监管日趋严格,已经很难有“偷票房”“幽灵场”的操作空间。买《流浪地球2》却在电影票上显示《满江红》,并不能简单等于“偷票房”,因为在购票系统上,这张票最终还是汇入到当初下单电影的票房中。很多“幽灵场”主要院线为了完成允诺的排片任务才安排的,但这不计票房不影响公正。

去年,《明日战记》的粉丝也质疑《独行月球》偷了票房,并声称“资本打压古天乐”,最终造谣者被片方发去律师函。

至于将《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对立起来,称《满江红》代表资本,《流浪地球2》代表电影工业,此话更像是粉丝们的意气用事,两部电影的拍摄都离不开资本,而电影工业更多指的是行业精细化的分工,不单纯指特技。《满江红》看似单一场景和单一服侍,但是片尾字幕,服化道方面的人员名单也是非常长的一串。两者都是代表了中国的电影工业,也同样构成了今年春节档的好成绩。如果关心中国电影的未来,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电影本身,而不是粉丝间互相指责。

1月25日,七部春节档影片联合发表声明,希望大家文明观影和不参与传播恶意不实言论。

1月26日,《满江红》官方发表声明,称偷票房等指责纯属造谣,并在两天后,正式对造谣者提起诉讼。然而,本来占理的《满江红》,却在多份声明中闹出了公关危机。

比如在庆贺票房破21亿元时,《满江红》官微写道:“不忘靖「康耻」,忠义「犹未」尽”。“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靖康耻”是指“靖康之变”带来的国仇家恨。而把“靖康耻”错误断句成靖“康耻”,很明显,宣发团队缺乏这方面历史知识。对一部跟历史有关的电影,电影宣发却屡屡犯历史错误,未免贻笑大方。《满江红》的公关失误,值得每一部电影宣发引以为戒。

撤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严格来说,今年春节档只有6部电影。

1月25日晚,原定档于大年初三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于官微发布通告宣布撤档,并预告将于2月17日“绝地反击”。

通告称,因宣传发行团队在决策、筹备、推进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和严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节档陷入特别被动的局面,并向两位导演、诸位主创以及上千名幕后工作人员致以诚恳歉意。从初五开始,电影调整为小规模放映,并于2月17日“绝地反击”。

这一决定虽然突兀,但也不是不可理解,在《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抢占大部分票房份额的时候,姗姗来迟且卖点不足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想要

分得票房,非常困难。

本片在更早之前已经从年初一延期到年初三,如今再一次延期到与好莱坞大片《蚁人3》同日上映。可见通告中所说的失误,其实有迹可循。

据已经看过本片的演员李梦评价,《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值得一看。

《熊出没》的票房奇迹

今年春节档,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票房第三名竟然是动画电影《熊出没》,今日更是突破了10亿大关。

面对这样的票房佳绩,南都记者采访《熊出没》总出品人尚琳琳时,她并不敢去预测本片的票房成绩,但她认为“熊出没”这个IP还会拍下去,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IP做到第九部大电影,每一部的突破和创新确实很难,但只要观众还喜爱这个IP,她承诺肯定会继续做下去。她还在采访中称《熊出没》下一部和下下一部大电影的故事已经在策划中了。

尽管成年人未必能欣赏这部低龄的动画,但止不住它每年好几亿人民币的票房收益。《熊出没》前八部动画电影,累计票房总和达到了42.25亿的成绩。让人佩服的是,去年《熊出没·重返地球》以黑马之势获得了9.77亿,打破了中国春节档动画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如此不错的收益,除了证明儿童不在乎豆瓣评分,还预示了未来很长时间,《熊出没》还会继续拍摄大电影。

该IP的成功在于捕捉到了春节档的儿童市场。儿童要看电影,基本得拉上父母中的一位,一次观影行为至少可以得到两位观众。

总结与期盼

此外,今年春节档电影时长平均达130分钟,打破了春节档历史纪录的电影平均时长。不过,平均130分钟的视觉盛宴也让不少观众调侃“时长过长,不停憋尿”。而在备受观众关注的电影票价方面,灯塔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电影均价为均价52.51元。

历年春节档票价

春节档的表现为2023年的电影市场开了个好头。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分析,一方面是因为营业影院恢复较快,“以大年初一为例,2023年大年初一有票房收入的影院达11544家,影院数已经恢复到2022年大年初一的98%。”

此外他提出春节档影片的整体口碑都不错。“你看7部春节档新片淘票票评分均在9.0分及以上,《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这四部影片均出现了单日票房逆跌的亮眼表现,坚挺的票房走势也能表现今年春节档影片真的‘百花齐放、佳片频频’,我们可以期待兔年还会有更多的佳作出现,带领电影市场快速回暖,繁荣发展。”

撰文:伍迪不艾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