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舞龙人欢喜!揭阳这条“龙”为何这么火?

南方+ 记者

“烧龙锣鼓响,心蓬厂;烧龙烟花起,人欢喜。”这是一句来自揭阳市揭东区乔林村的俗语,字里行间流露着乔林村民对当地民俗“烧龙”表演的热爱和期待。

乔林烟花火龙现场

1月30日(正月初九),乔林乡的年轻人齐聚“烧龙”表演装饰场地,精心为龙身进行“武装”;他们或是小心翼翼地安插烟火、或是缠线固定,抑或挥舞着手中的钳子一刻都没放下,各自忙碌不停,共同为正月初十晚的“烧龙”表演做足安全准备。

事实上,久负盛名的乔林烟花火龙活动,在今年春节期间分别在揭阳市揭东区乔林、乔东、乔西、乔南接连上演,并收获了一大批热爱民俗文化的市民关注。然而,正月初十晚的“烧龙”表演才是整个新春期间的“重头戏”。

“非遗”迎新岁 巧手出绝活

“烧龙”,指乔林烟花火龙,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兴起于明末清初,每逢春节或盛大庆典举行,以庆丰收、迎新岁,寓有驱邪避灾、祈求吉祥安康、五谷丰登之意。其形式包括游龙、舞龙、烧龙等。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扎龙,用竹篾制作龙身,再以色彩装饰“龙灯”,画上鳞甲、云朵、太极等图案,形成气势雄伟、栩栩如生的蛟龙形象。次年正月初一到初五,便有游龙、舞龙活动,舞龙队将穿梭于乔林乡大街小巷中,为村民传达新年好运,祈求村庄祥和平安。

“烧龙”表演于每年正月初十夜盛大举行,当天,乡中广场设三个烧龙场,中央安放各式烟花,四周挂满鞭炮,这时的乔林乡熙来攘往,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为的是一睹烟花火龙表演的绚丽景观。表演时,青壮年们高擎巨龙,以各种花样套式和造型绕场起舞,最具特色的是,当龙睛蓝光炯炯,龙口喷出熊熊火焰时,将会出现一条焰火四射、彩光闪烁的金龙形象,伴着四周鞭炮齐放,烟花涌动,乔林上空会呈现一幅巨龙腾空、穿云破雾、神游九霄的瑰丽图景。

乔林“烧龙”现场,巨龙喷火

文化入佳境 民俗代代传

乔林烟花火龙作为揭阳市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不仅是我国龙文化在潮汕民间极具地方色彩的一种独特体现,更是乔林人心目中绵延深厚的文化力量。

沿袭至今的乔林烟花火龙,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民俗文化,是流淌每个乔林人的心中的力量源泉。他们希望通过“烧龙”,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一份虔诚信仰,也是一份文化传承。乔林烟花火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乔林公益协会会长林建南说:“当地民众都是在父辈的影响下,自幼喜爱舞龙活动,从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制龙技艺,再慢慢熟悉制龙、舞龙、烧龙整个流程,老一辈人则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确保了这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林建南会长在为龙身安插烟火

一位正在现场忙着安插烟火的青年告诉记者:“乔林烟花火龙是我们村的一个传统民俗,也是一个盛大的集体活动,大家共同为这件事在努力,就是希望能将这份文化好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传承现亮点 少年龙腾飞

乔西青年舞龙队培养的儿童舞龙队,就是今年呈现的一个传承亮点。他们通过组建儿童舞龙队、制作适合孩子身形的小型龙,来增强他们对这一民俗文化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中,为舞龙队注入源源不断的年轻力量。

雨落不止,少年舞龙队员依旧热情高涨,喜悦无比

“今年共有600余人报名参加游龙活动,乔南青年们都十分热情!”乔南村青年舞龙队三号龙龙头组组长林楚鹏说道。

在林建南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带动下,乔林烟花火龙的年轻一代传承人不断成熟,并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每逢春节“烧龙”活动时,乔林舞龙健儿赤膊上阵,擎着火龙在火星四溅中奋力奔跑,蛟龙冲云穿雾,非常壮观。而在每一次制龙、舞龙、烧龙过程中,都凝聚了乔林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这不仅激发了青年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更是乔林乡坚守传统文化、发扬文明乡风的生动写照。

队员们赤膊上阵奋力奔跑

队员们赤膊上阵奋力奔跑

【记者】唐楚生 张冰纯

【媒介助理】吴妍萱

【摄影】陈憧炜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