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枢纽升维,广州的“联”与“链”

南方+ 记者

旅客回来了!

7天春节假期,白云机场接送旅客102.2214万人次,国内客流日均进出港旅客14.12万人次,同比增长83.07%,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复苏势头强劲。

建设在冲刺!

新春佳节,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广州白云站一片热火朝天,“云山珠水、木棉花开”的车站雏形初现,1000多名参建人员多点作业,全力确保今年达到开通条件。

“建成国际一流的广东机场、广东港口、广东公路。”刚刚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交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奋斗目标。广州枢纽功能突出,综合性交通枢纽历来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强大优势和厚实基础。

眼下,广州正全力推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再巩固再提升,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为全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

枢纽“链”全球

瞄准蓝天,广州还要飞得更高!

顶流城市当有顶流枢纽,广州坐拥超级“流量入口”——我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机场,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南大门”。1月27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白云机场迎来返穗客流最高峰,全日接送旅客17.9624万人次,再度刷新今年春运单日接送旅客纪录。

白云国际机场。

如今,白云机场已经跻身国际航空枢纽,近三年来,年旅客吞吐量实现“三个第一”:2020年客流量问鼎“全球第一”;2021年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白云机场全力加强客运拓展,特别是加速布局国际航线网络,积极推进航空枢纽建设,全年旅客吞吐量2610.9997万人次,三年蝉联“全国第一”。

眼下,白云国际机场更为恢宏的未来正在开启,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2023年度投资超50亿元。项目建成后,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货邮吞吐能力将分别达到1.2亿人次、380万吨,较目前增长50%、52%,成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引领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高质量发展。

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效果图。

超级枢纽,历来是通达世界的“超链接”, 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这是枢纽给予城市“福利”,也为城市留下了功课。如何“留住”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势能,是每一座枢纽城市的必答题。

正月初一凌晨1点,一趟满载路由器、LED灯具、服装鞋靴等多种“湾区制造”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站缓缓驶出,开启辞旧迎新之旅,预计于15天后抵达欧洲。

广州国际港。

广州国际港北接空港经济区,南通南沙港,是目前广东省唯一、华南最大的国家级铁路货运站场,构建起立足粤港澳、辐射亚太、面向全球的综合物流大通道。

港口,是“链”上全球的战略通道。

春节期间,广州港码头现场桥吊高效运转,集卡车往来穿梭。正月初三, “黎明和平”轮搭载1418辆雪佛兰、名爵等品牌商品车从南沙汽车码头启航,沿红海航线直接运往沙特吉达港;正月初七,在港的“长泰鸿”轮装载2199辆广汽、吉利等国产品牌商品车,即将前往阿联酋、沙特、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

南沙港。

据统计,1月21日至27日,广州港集团船舶到港艘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01%,其中南沙港区集装箱船舶到港量同比增长22.22%。

“联”湾区、“链”全球,广州将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世界级铁路枢纽,加快推进数字港与空港、海港、铁路港联动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轨道联湾区

以广州为圆心,飞驰的城际列车重新定义城市边界,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一片片“价值高地”,“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驶入现实。

新年伊始,广州轨道交通建设捷报频传。广州地铁最新透露,在推动既有新线建设的同时,正进行佛穗莞城际、南珠中城际及第三期规划调整线路工可、初步设计等相关工作,多条线路有望在今年内实现动工。

其中,佛穗莞城际串联佛山、广州、东莞三市中心城区,与深圳都市圈城际相关线路连通后,将形成联系大湾区内地经济最为发达的4个万亿级城市的“黄金走廊”。

广州地铁22号线。

湾区最快的地铁18号线将与南中珠城际贯通运营,构建南沙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之间的快速交通通道,进一步增强南沙与深港、珠澳的快速联系,兑现南沙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禀赋。

去年,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下称“广佛西环”)项目工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这是广佛环线最后动工的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形成“广佛成环”的城际格局。

作为我国首条都市圈城际“超级大闭环”,广佛环线顺时针方向依次串联广州市花都区、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禅城区、南海区,全线设24座车站,有助于减少换乘次数,更快地把客流输送到城市中心位置。

广佛环线示意图。

在都市圈轨道交通时代,如果说地铁线网是毛细血管,那么城际网络便是大动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进入深水区、广州都市圈提质升级,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将持续加快。

广州地铁按照“地铁+城际”规划蓝图,以轨道交通线网不断联通珠三角城市群,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展望2035年,广州将建设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9公里,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共享、网络互联、中心直达”的一体化轨道体系。

网络架“双核”

建交通就是建城市。

眼下,广州着力打造“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南沙新区“双核”能级,以大交通支撑城市大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基础设施。

每天,最高时速160公里的十八号线飞驰于中心城区和南沙新区的“双核”之间,把近70公里的地理距离缩短至30分钟的时空距离。

推动中心城区和南沙新区的“双核”联动,轨道网还要越织越密。俯瞰广州白云站项目工地,一期工程的“木棉花开”钢结构完成花瓣拼装,主体结构完工,二期工程工地塔吊林立,钢结构焊接发出的亮光闪烁。按照此前计划,白云站将在年底达到通车条件,建成后将承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普速客车,为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更新改造、接入高铁扫清障碍。

广州白云站。

目光往南,80公里外的南沙,最高时速160公里地铁二十二号线每天穿梭于南沙与广州南站之间,再往北延伸,便可直连市中心。芳白城际(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铁路)建设紧锣密鼓,未来与地铁二十二号线贯通运营,从广州白云站出发,“零换乘”直达南沙。

飞速发展的交通网,撑起了广州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

如今,城市内部各组团间的联通需求,已经超越了“打破地理隔阂”的阶段,进而谋求更高效率的联通。

桥隧跨珠江,大城拓版图。在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东侧、珠江北岸,车陂南路南延入江,隧道通畅,直抵南岸新港东路。不久前通车的车陂南隧道,将广州国际金融城与琶洲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两大产业组团之间的车程从15-30分钟缩短至2-5分钟,也为广州天河、黄埔前往南部海珠、番禺、南沙再添一条过江通道。

车陂南隧道。

更多的过江通道“缝合”珠江南北之隔,加密的交通线网将为城市发展赢得空间与时间。车陂南隧道以西,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首批全断面沉管完成主体结构预制;以东,鱼珠隧道项目沉管接口段正在围堰施工。近日发布的《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勘察设计招标公告》,预告着一条城市交通动脉即将在广州东部崛起,向南部的另一“城之核”延伸。

拉开“一廊一带、双核五极”发展骨架,聚力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高质量发展畅通血管动脉,广州要快要更快!

【策划】龚晶

【统筹】冯艳丹 黄舒旻

【南方日报记者】谭超 郑慧梓

编辑 尤丹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