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迎新春丨黄家山村:微改造提升“颜值” 魅力乡村入画来

宜居石龙
+订阅

众多建筑物立面焕然一新、新增一批小公园、破损的路面重新修整……走进石龙镇黄家山村,街净灯明、路平道畅、行道亮化、空地绿化、墙体美化,道路两旁花木相宜,景色别致的小公园、小菜园点缀其中,让人心情愉悦。

去年以来,黄家山村以争创东莞市“特色精品村”为契机,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及自然资源,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串珠成链,打造有特色的观光带,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如今,黄家山村通过微改造实现“颜值”大提升,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欧公文化景区展新颜

古木参天,伴随着祠堂牌坊。从喧嚣热闹的石龙镇营盘三街,进入仙溪福地欧公文化景区,视野豁然开朗。亭台画廊、小桥流水……宁静清幽,宛如世外桃源。

“外婆和你的妈妈小时候都在这里上过学,所以对这里的一砖一瓦异常熟悉。”市民黄女士与孙辈们细细讲道。元旦期间,商埠骑楼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一日穿越石龙百年经典”路线中,市民游客来到欧仙院“串门”,品味这始建于清乾隆五年的市文保单位的历史美感与千年流传的“欧仙公传说”的魅力。

欧仙院所在的仙溪福地欧公文化景区,是东莞市石龙镇唯一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涵盖“仙溪福地”牌坊、欧仙院、接龙桥、八角亭等名迹胜景,凝聚成当地欧公文化而被黄家山村村民代代承继。2022年,黄家山村委会接管仙溪福地欧公文化景区欧仙院园区,结合“欧仙公传说”被列入东莞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配套设施硬件以及非遗文化软实力上齐发力,对景区内外区域绿化进行升级,并计划推动莲池亮化工作,焕发景区新活力,向广大群众展示欧仙院日月美景

串珠成链,打造宜居生态圈

黄家山村位于东莞石龙新城区北部,与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仅一河之隔。阳光下,这条被当地人称为沙河的清江静静流淌着。

沿着环岛路,展现乡村休闲的田园、凸显龙舟文化的景墙、孩童嬉戏的口袋公园、夜幕下醒目的水塔等景观如同明珠一般被串联成一条沿江生态文化走廊。这是黄家山村“特色精品村”创建项目的一部分。

目前,黄家山村正全力争创东莞市“特色精品村”,成立“创建特色精品村工作小组”,编制黄家山村特色精品村“十个一”建设内容,共26个项目。其中包括,通过对闲置历史建筑进行修复,结合本村的历史和人文特色,打造反映本村独特人文风貌的村史馆;增添融入生活情景的街边墙绘;升级篮球场及周边配套设施,打造村内小游园;升级改造麻石街,进一步完善村内道路功能;设置一批具代表本村特色的标识牌和景点指示牌……

为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黄家山村积极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日”“河湖保洁日”“石龙镇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比武活动”,至今出动680人次、清理各类垃圾83吨,美化绿化带环境108处,并多次荣获“石龙镇环境卫生标兵村”。村容村貌整体向好,让村民和群众“看得见”幸福感。

村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经济也连连迸发出蓬勃新动能。如今,黄家山村内不仅成功引进津威饮料、三协电子等增资扩产项目,更于2022年5月正式启动黄家山“工改工”项目——“龙汇·智谷产业园项目”,将专注生产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主要及相关产品。此外,更将欧仙路以北打造为“欧仙路商业一条街”,焕发村集体资产“新活力”。

安全,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奠基石。黄家山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该村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63次,共出动893人次,排查出租屋2560栋次、“三小场所”720间次、工厂企业28间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92处,已完成整改379处,并责令未整改事项在限期内整改完毕。此外,村内大力推动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已建成公共充电桩83处,为村民及居民的安全和绿色出行提供保障。

倾听解民忧,实干暖民心

“黄家山,加油!”2022年10月3日晚,“活力石龙”系列活动——2022年石龙镇篮球联赛(村、社区组)迎来了决赛。经过一幕幕精彩的比拼,黄家山队摘得本次比赛的亚军。充满活力的黄家山村历来是体育强村,被评为石龙镇体育先进村(社区)。村内已举办11届“友谊杯”篮球赛,更多次参与石龙镇“中华龙民俗文化节”。近年来,黄家山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欧仙院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在党建引领方面,黄家山除对户外宣传栏、户外LED电子屏、公园广场进行更新外,还持续深化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过去一年共走访村民群众、个体户、驻村单位532户,走访率100%,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45条,已落实解决43条,办结率95.6%。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并聚焦重点群体和领域,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累计开展12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包括篮球场升级改造、巷道硬底化等。

未来,黄家山村将继续以创建“特色精品村”为契机,加快各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石龙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增添活力,共建美好家园。

出品|石龙融媒体中心

文、编|徐晓盈

图|徐晓盈 宜居石龙

校|林秋江

审|张雯彦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