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强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一软肋?1月28日,广东省政府原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三分会场县域经济发展专题上提出,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突出表现为县域发展相对缓慢。把握好县级与省市间、镇村间、县域各横向和垂直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的统分关系,则是县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广东省政府原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受访者供图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陈鸿宇提到,国内智库机构关于县域综合发展实力的“百强榜”中,相比浙江、江苏、山东每年各有十几个至二十多个县上榜,广东省上榜数最多时仅有三五个。由此可见,广东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突出表现在县域发展相对缓慢上。
由于省市对镇村下沉的资源许多“绕”过了县,该让县”统“的没统起来,该”分“给县的没分下去,县一级既缺乏统筹各镇、村和各部门的能力,又缺乏必要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影响下沉资源的配置效率。
例如产城村融合发展、绿美城乡规划、交通网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跨镇跨村”问题,陈鸿宇认为,镇村两级没有能力解决目前制约村一级发展的诸多问题。
只有由县一级承接省市两级赋予的统筹谋划镇村发展的权限,才能形成省、市、县三级资源向镇以下基层常规性下沉的制度,也有更利于以县为主体,差异化地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乡镇。
因此,广东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非常及时,意义重大。
赋权于县,强化县级统筹全域发展的动力、压力和能力
针对正确处理好县域发展的三层“统分”关系,让县域发展既有内生动力,又有外生压力,还有统筹引领能力,陈鸿宇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大胆赋权强县。要在全省上下形成“县域强才能省市强、县域兴才能镇村兴”共识的基础上,按照“ 宜统则统,能分尽分”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下沉支持镇村资源主要由县一级统筹、使用、考核的体制,明确县一级统筹全县镇、村协同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资源保障。
二是坚持规划先导。要摸清镇情,尊重村情,汲取民智,实事求是地制定县域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重点抓好县城规划和跨镇区专项规划。强县必先强县城,要继续完善县城的全域交通、能源、物流枢纽功能,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县城与各镇村连接的县道、乡道和物流、信息网络上;加大对县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建设,尽快提升县城公共产品对乡村的外溢服务功能;推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把县城做大做强。
三是构筑内外合力。在加快县域发展中,要继续坚持脱贫攻坚中的好办法好作风、县一级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指挥下,对全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构筑好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以制度建设来形成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
【记者】池奕霏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