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广东“上新了”!

南方农村报

南粤春意盎然,奋进催征的号角吹响。

1月28日,农历新年开工首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展现出抢抓经济、提振信心的决心和激情。南粤大地,生机勃勃、充满魅力、绽放活力。“再造一个新广东”,让人满怀期待,无限憧憬。

作为大会重要主题之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备受关注,引发热议。

这是省市县“一把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企业家谋布局、拼实力、抢赛道的新蓝海,是镇村干部实际工作中的新抓手,是专家学者认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设计。汇聚合力,让广大农民看到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未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广东“上新了”!

 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

县域强则市域强,县域活则全盘活。“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成为省市县一把手推进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新引擎。

直面挑战,真抓实干,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刘棕会表示,要以更务实的政策、更有力的举措、更周到的服务,推动资金向基层倾斜、项目向基层集中、政策向基层下沉、效果在基层检验,把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压得更稳、更实。

广东以真金白银的投入,为“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保驾护航。今年,省级年初预算安排1100亿元,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不断优化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制度,增厚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财力基础。

新目标绘就新蓝图,引领新路径。大会上,21个地级以上市逐一表态,立下新目标,不约而同将推进“百千万工程”作为新一年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河源市委书记林涛表示,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推动河源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推进19个省级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油茶、丝苗米、生猪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农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表示,在发展的重点上一体推进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和资源经济协同发展,高起点创建6个产业承接平台,高质量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县域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表示,高州是187万人口的农业农村大县,当地每年县打造1个示范片、镇打造1个示范村、村打造1个示范组,连点成线、集线成面、聚面成带。“今年重点打造60公里‘鉴江印象’示范带,强化示范引领功能。”

制造业当家,挺起县域经济的脊梁。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说,陆丰打好“兴海强市”牌,推动临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和陆丰核电、海上风电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最大临港工业基地和清洁能源基地。

 新蓝海 

高质量发展,奋楫争先

百舸争流,奋楫争先。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也让越来越多企业进驻县城,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

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表示,将加大种业环节的投入,从源头保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进一步深化与农户的合作,大胆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激发农户积极性。

村民和集体富不富,关键在产业。正大集团副总裁李闻海介绍,正大集团探索出“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以生产服务、订单农业、技能培训、企社合作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致富,通过直接、间接等方式辐射带动超5万户农户实现年均收入达2.16万元。“下一步,正大集团将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等方面接续发力、开拓创新,为提振县域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李文海说道。

百千万工程,需汇聚八方之力,高质量发展,要用好各界合力。“只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乡村振兴之花才能常开不败。”碧桂园农业联席董事长、华大农业董事长梅永红在会议上表示,参与乡村振兴,对于企业、大学和社团机构来说缺的不是能力和积极性,而是强有力的组织,“需要政府搭好台子”。

政府搭台,让企业站稳脚跟,精准发力。为贯彻落实制造业当家的战略部署,夯实县域振兴根基,博罗县继续发力做大产业、做强园区、做优环境。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介绍:“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强县,招大商、招好商……巩固提升‘2022年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行动成果,强保障、提效率、优服务,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发挥更多的社会力量。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表示,狮山将立足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推进“双中心”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抓手 

高质量发展,以民为本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在抓落实。

纵深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落脚点是为农民而发展,是要更好地统筹县镇村资源,推动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发展和富民同频共振。

让村民增收和城镇发展同频共振,是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必然要求。在升级制造业方面,东莞市虎门镇党委书记蒋亚军明确表示:“制造业升级的经济效益要与村民共享。”他介绍,虎门镇将继续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升级,做好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文章,实现虎门的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将优势资源从县一级向镇、村延伸,加强镇村医疗和教育等资源的保障,才能让“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真正为群众所认可。湛江雷州市龙门镇党委书记陈孝介绍,龙门镇将着力充分整合镇村存量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资源,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落地和商贸物流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村企合作,提升村民收入水平。同时,龙门镇还将致力于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上出成效。“推动试点镇50个项目建设落地,不断提高龙门教育、卫生、交通等水平,使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支部书记陆飞红表示,将持续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步提升,让乡村更加宜居和美,并利用乡村振兴大讲坛、小课堂,弥补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在农村经济、农业技术上短板,培育现代农业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

 新设计 

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时不我待。

广东以迫不及待的速度和决心,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把脉”。省政府原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过去多年,广东县域发展相对缓慢,县域经济和县城建设一直未能成为工作重点,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激励体制和合作模式上,县域这个“后腰”始终硬不起来。“要建立省、市、县三级下沉支持镇村资源主要由县一级统筹、使用、考核的体制,明确县一级统筹全县镇、村协同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资源保障。”他建议。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李郇谈到,广东城镇化速度快,流动人口多,亦工亦农的人口占比较大,这些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他建议,要解决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问题,提高粤东西北城市化的水平,发挥县城的作用,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实际情况来发展。“可以通过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珠江三角洲形成产业链优势。”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认为,应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聚焦城乡要素流动、产业空间布局、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强县促镇带村”的产业带规划建设以及园区扩能增效;沿海有条件的县镇村“陆海接力、岸海联动”,构建“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促进“向海图强”转型高质量发展。

把握全局,纲举目张。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郑永年认为,中国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就在县域,同时潜力也在县域。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抓准了问题,是广东继续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这一工程不仅从纵向上把村、镇和县连成一体,而且可以在横向上把村与村、镇与镇、县与县连成一体,结成生产要素内外循环的网络。”他补充。


【记者】袁瀚 李国华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肖婉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