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浮年报⑥|农业产业化一路高歌猛进

云浮发布
+订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去年,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链”劲十足,打开了农业产业化的增收“密码”,展现了农业产业化的云浮力量,农业产业化在云浮热土上一路高歌猛进。

紧牵“牛鼻子”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突围争先

近日,记者走进云城区腰古镇城头村看到,在云城区花卉产业园实施项目之一——兜兰产业化示范基地,各种珍稀兰花争奇斗艳,基地的各项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而另一头的双稳村,依托爱丽孚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花卉种植,“产、加、销”和“休闲、观光、养生”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云城区花卉产业园

“目前,我市列入2022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广东省丝苗米产业集群)建设范围,新增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2个国家级、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是广东唯一实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县域全覆盖’的地级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一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紧紧牵住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牛鼻子”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推动云浮农业由“数量大”向“质量优”、“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因地、因产业制宜,创建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活力充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涵盖粮食、畜禽、南药、花卉、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日渐强劲。

新兴县茶叶产业园

据悉,日前,我市又有2个2023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公示,我市将形成“2+19”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预计2022年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达到515亿元,遍布云浮各镇(街)19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的128家实施主体企业,联农带农18.02万户,户均增收2.17万元。

融湾“提速跑”

多领域主导产业齐驱并进

时间“拨回”去年金秋时节,罗定市苹塘镇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蔬菜基地蔬果飘香,各式农作物应有尽有。提到这个远近闻名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劳作中的村民打开了话匣子:“近年来的蔬菜收成都很可观,户平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帮扶队伍来到田里指导我们种植技术,增加应季叶菜和速生蔬菜生产。技术提升了,产量上来了,钱自然就来了。”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园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500亩,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每天生产优质蔬菜2万—3万斤,除小部分在本地市场消化外,大部分销往广佛等珠三角城市。

近年来,我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布局优质粮食、健康禽畜、特色南药等主导产业,积极组织企业优化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菜篮子”生产,聚力培育“菜篮子”生产基地。2022年,我市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8个、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2个、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1个、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获认定12个国家级、11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云安区肉牛产业园

在融湾提速的道路上,预制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龙头企业引领也在齐驱并进。我市聚力抢占预制菜“新赛道”,致力将云浮特色农产品加工成美味畅销的预制菜,全市从事预制菜生产、加工的企业发展到17家,涉及豆豉鸡等90多个预制菜产品,去年总产量3.17万吨、产值7.24亿元;去年6月,我市首个预制菜产业联盟——新兴县预制菜产业联盟应运而生。坚持“以镇带村”,以云城区前锋镇,罗定市泗纶镇、榃滨镇,新兴县天堂镇,郁南县建城镇为创建示范,依托温氏集团等现有链主和35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2022年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3个、专业村18个。

新兴县温氏生猪种业创新园入选广东首批十大种业创新园园区项目之一、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广东明基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作为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大批龙头企业频传捷报,合力成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打好“翻身仗”

“粤强种芯”助推种业“扬帆起航”

“未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将与云浮携手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中药种质资源库,并在人才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促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在云浮落地转化,为我国种业振兴贡献力量……”这是在中国国际中医药论坛暨广东省第三届南药产业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专家、企业家深入交流研讨、共商发展大计的一幕。大会的顺利举办,为我市聚力创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市,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打造国家级中药种质资源库进一步坚定了信念,指明了方向。 

这是我市深入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推动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展现。近年来,我市突出抓好中药种质资源库建设,重点收集国内外核心药用资源,建设成设备国际一流、库存量全球最大的种质库,设计库存量达100万份。调查整理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情况,摸清了我市“有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品种有670种,隶属156属,164科”等中药材种植现状、野生和特色中药材资源情况,为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信息支持。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15个,育苗规模1.167亿株,排全省前列;目前建有国家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1个,广东省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2个,中药材类产业强镇1个、种植示范基地155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5个,创建中药材类“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51个,省级认定的中药材类“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6个、专业村36个,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云城区前锋镇国家级(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

与此同时,畜禽、农作物等种业发展也蓄势待发。通过加强生猪、猪鸡活体品种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地方特色猪收集与保存,保存优秀种猪基因组DNA样本、冻精、尾组织样本,收集、评价并扩群繁殖了8个品种12个品系种猪共1.1万余头,3个地方优质品种共9.6万只,并进行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共建有种畜禽场55个,创建了温氏新兴矮脚黄鸡等优质畜禽产品。强化丝苗米种业创新和强化新品种试验及示范推广,香雪丝苗、翠香1号(未审定)获得首届广东国际名米(籼稻)十大金奖品种,培育了“微丰”“聚龙”“亚灿”等知名稻米品牌;建立番薯试种示范基地,与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番薯研究室团队成员进行科技合作,共同建立了番薯试种示范基地30亩,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4个品种。

突破“旧瓶颈”

政企村共建赋能村级经济

赋能强镇兴村,我市使命在肩。去年底,云城区前锋镇、南盛镇两个现代养殖小区顺利投产,首批约3.5万羽鸡苗入栏;新兴县“3牛3鸡1猪”7个“政企村共建”现代高效养殖小区项目实现全面投产;郁南县5个“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项目全面投产……“政企村共建”项目,是我市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无可支配的资源或资产摸索出的有效路径。

温氏高效养殖小区

2021年,我市有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其中,1万元以下的行政村207个,是推动实现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针对该短板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先行先试,全力发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从去年5月开始,在全市全域通过重点推广实施“政企村共建”(县镇统筹+企业+村集体)养殖小区项目作为示范,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彻底融合到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中,全面凝聚银行、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用好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红利,通过抱团发展撬动银行融资,形成“村域联合”“镇域联合”的大局面、大格局,有效解决了我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无可支配的资源或资产这一发展瓶颈问题。  

希望在村,潜力在村。目前,我市已确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1个,总投资9.63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市“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项目共17个,总投资8.3亿元,已全部建成投产,可带动76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5万元。

除了由市级主导的“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模式对847个行政村进行兜底外,我市还鼓励各地坚持发展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地域优势,采用“工业+”“农业+”“资源经济+”等发展方式叠加推动,以产业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造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例如云城区投入5583.85万元入股云创源、金晟兰公司优特钢、省级花卉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等项目,带动68个行政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1月28日《云浮日报》专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云浮融媒记者:朱雅渝

通讯员:岑健洪

编辑:莫颖琳

校对:秦小青

值班主编:赵军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