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春节礼品消费观察:今年送礼不送脑白金|记者回乡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年初五,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也是走亲戚的一天。笔者家乡在重庆的一个小镇,春节几乎都在这样“礼尚往来”中度过。“礼尚往来”的重礼文化在正月的春节里,几乎席卷绝大部分人。

每年春节,经销商们总会提前备货,把待售的年货提前铺向各个商超、烟酒店、夫妻店、杂货铺等,只等春节大采购的来临。在已上市的消费品企业财报中,春节的影响不容忽视:洋河2021年一季度营收占到全年营收近半,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2021年一季度营收占全年营收近1/3。需求集聚引爆的春节期期间,在万亿的礼品市场赛道里,消费的特性常隐匿于细节。

渠道:即买即走,“兵力补给”是关键

中午要去亲戚家吃饭,笔者在街边夫妻店买了一箱牛奶和一个旺旺礼包带着去送礼。这几乎是小镇送礼的常态,大众的春节礼品一般不会网购,也不会像年货那样提前准备,主要临时从小卖部、批发部、烟酒店、超市等地买。

礼品种类并不算多,包括烟酒、包装食用油、牛奶、饮料(六个核桃、椰汁、王老吉等)、零食(坚果、饼干、大枣、旺旺、大礼包、八宝粥等)、水果、保健品等,但已足够了,因为任何一类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作为礼品的选择,礼品本身其实不重要,更多消费者习惯于“即买即送”,更重要的是当消费者思之所及便触手可得。这就考验店铺的“兵力补给”,所以街上的店铺目之所及,都“堆”满了小山一样的礼品。

“太少了,人家看都不来你家看。”被问及为何要囤这么多货时,夫妻店的老板告诉笔者。难道不担心库存积压?老板透露现在比之前好了,春节卖不出去的礼盒可以拿回去批发商那边换成其他产品。

价格:平替更受青睐

艾媒数据显示,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单件礼盒的预算主要在100-400元,其中预算在201-300元的最多,占35.3%。

不过在笔者家乡所在的小镇,单件礼盒百元以内似乎是更普遍的选择:75元的六个核桃、60元的百特牛奶、98元的吉远坚果大咖饮品、98元的德翔法式曲奇、25元的旺旺大礼包、45元的伊利维尼熊营养果汁酸奶饮品……也有超100元的礼品,比如168元的蜂蜜礼盒、148元的米花糖礼盒,不过都比较少见。

平替比大牌更受欢迎。比如:比起100多元的三只松鼠零食礼包,38元一包的旺仔大礼包放在更显眼的位置,比起100多元的蓝罐曲奇,98元的德翔法式曲奇货量更多。

品类:“实用”战胜了“保健”

卖礼品的商店和超市逛了一圈,笔者发现,脑白金消失了。

一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深入人心,使脑白金打出较高知名度,但在政策、行业和自身发展的牵制下,脑白金产品受众越来越局限。“谁还送这个啊,不时新(流行)了。”超市售货员说。

事实上,不止脑白金,今年过年笔者发现保健品都少了。往年脑白金、中老年蛋白粉、蜂蜜、燕窝等礼盒是“常客”,但今年的礼盒比起保健更注重实用,摆在购物超市货架最前排的是牛奶,其次是坚果曲奇等。

艾媒数据亦显示,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送礼类型中,坚果是排名第一的选择,占比56%,其次是白酒和茶叶,保健品排到了第九位。在极致性价比的时代,比起华而不实的保健品,牛奶、坚果等因价格合适、健康、品牌、实用性等优势,让绝大多数人为其买单。

不过保健的概念并未过时,还以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在其他礼盒上,为礼盒加分。比如超市售货员大力推荐的有机核桃乳:“这个买的人多,有机的,刚刚还有个人买了五箱回去送礼。”

品牌:“大个核桃”消失了,小品牌崛起

高兴的是,逛完了市场,暂时还没发现类似“大个核桃”这样的山寨礼盒。但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有网友发视频称过年收到4箱礼品,3箱是假货,有“六个石磨”“养生核桃”等。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广告语让养元公司旗下“六个核桃”家喻户晓,各路模仿的山寨产品靠着更低廉的价格,以及老人对品牌不敏感,在村镇流行起来。不仅六个核桃,其他品牌也面临这个问题,比如出现了“全典”奶、“营养专线”、“旺子”牛奶……

去年11月,“大果核桃”和“六个核桃”,商标侵权之争有了结果:河池中院一审认定“大果核桃”构成侵权。“大果核桃”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但广西高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值得一提的是,山寨产品少了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小品牌礼品,比如四川逗嘴食品公司的逗嘴猴菇,重庆吉远食品公司的吉远坚果大咖饮品。吉远坚果大咖饮品甚至摆在蒙牛、伊利等大牌前面,销售人员透露,其98元每箱的价格虽然金典牛奶、特仑苏等都贵,但销量还不错。

产品:品质靠包装衬托

纵观古今,正常情况下,送礼往往需直接或间接地向收礼者传达:这份礼物是值钱的。对春节礼品来说更是如此,所以送什么没那么重要,但需要有重量及包装展示的质感来揭露价格。

六个核桃、吉远坚果大咖饮品、小洋人AD钙奶除了自带的包装盒,外面还套了应景的购物袋,或大红色或深绿色的袋子,很具年货气息。相比之下营养快线、金典牛奶、安慕希、特仑苏则保持原有包装,显得随意了些。

你送礼,我还礼,绵绵不息割舍不断的“人情”织起我们的“人情社会”,商品也在这个“人情”网络中流通,形成庞大的春节消费市场。专门为这个市场付出努力的团队,相信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记者】周中雨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