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南方日报》06版报道
兔年春节倒计时,广东人过年气氛已拉满。记者从各大餐饮和消费场所获悉,餐饮消费行业的“春节档”也在2023年兔年春节前“满血回归”,不少饭店年夜饭“一位难求”,“快递不打烊”也让广东市民足不出户也能选购各式各样的年货,感受春节烟火气息。
▍年夜饭预订火爆 ▍
“回家吃饭”带热预制年菜
记者连日来从多家本地餐饮店获悉,年三十午、晚饭市时段的包间均已被预订一空,大厅尚余少量餐位。
年夜饭的菜式大都讲究“意头菜”,不少餐饮酒楼推出的年夜饭菜单上,每一道菜式都有一个美好寓意,比如新年笑虾虾、金银鱼、发财猪手、年年有鱼等寓意美好的意头菜,雪梨炖瘦肉汤、黄芪炖鸽汤、灵芝煲鸡等滋润滋补的养生汤,正适合“阳康”后的人们。
来自美团数据显示,全国预订除夕夜餐厅桌位的订单量日均环比增长80%以上。广东地区大众点评网友对“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22倍。临近春节,广东“年夜饭”主题堂食套餐线上订单量周环比增长131%,其中,寓意盆满钵满的各色盆菜最受欢迎。
“回家吃年夜饭”是今年春节的另一主流,帮市民减轻煮食工作量、“放开手”的预制菜则成为人们年菜采购的热点,沃尔玛、盒马、永旺以及品牌餐饮品牌的预制菜,近期均呈现高增长。
为了适应部分消费者在家吃年夜的需求,部分餐饮品牌提供在公众号或家宴式年夜饭外卖套餐,市民可选择通过外卖平台和社群平台下单。
广州市民孙牛牛前几天提前在一家知名品牌餐饮预订了五菜一汤的年夜饭套餐,年三十下午将有外卖小哥送到家。“外面人多,我们家小孩小、老人出行不方便,想着在家吃更安全、健康。”
年味预制菜今年春节期间持续热销,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味”菜式尤其受到欢迎。据盒马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年夜饭“自己做+买一部分预制菜”的受访者比例为32%。美团买菜平台预制菜相关商品销量同比去年增长400%,其中陶陶居鱼籽干蒸上市不到半个月,单周销售量超过千份。叮咚买菜年夜饭相关菜品销量增长500%。
今年不少零售商与品牌餐饮联手开发,以高品质、高还原度复刻了酒楼堂食的“味道”。如沃尔玛联手全国18家南北餐饮名店开发了各家餐饮店的招牌预制菜,还搭配多种组合套餐,方便市民选择;盒马开发地方特色年菜、年品,如闽南年品红蟳米糕,云南铁脚麻鸡菌子汤煲等。
“2023年春节餐饮市场有望呈现部分场景的反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该协会调研,预判春节期间的餐饮市场,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的快餐和茶饮需求较大,家庭友人聚餐等场景下正餐、火锅、茶饮需求强劲。
▍消费“满血复活”▍
线上线下“比翼齐飞”
看老字号、逛迎新花市,共同体验广味春节。今年,广州传统花市正式回归,不少广东人直呼“年味回来了!”跟着花市一起回来的,还有广东的消费活力。
1月19日,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首届“岭南明珠、活力荔湾”迎春花市·闹元宵暨广府名优名品展销节开幕。岭南商旅旗下广百股份、粮食集团、广之旅、致美斋等商业、旅游、食品等多业态以“传统+时尚”的新颖商展模式加入迎春活动。
“我们瞄定节日市场需求,发力文商旅多元热点营销、惠民促销,营造催生消费新热点、市场持续复苏回暖、欢乐祥和的兔年新春佳节氛围。”岭南商旅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岭南商旅集团广州友谊更是推出“兔气扬眉向新春”春节系列酬宾,零售业绩同比攀升超过30%。
“今年过年早,元旦之后年货节的快递高峰期就来了,一直持续到年二十九。以中环广场营业网点为例,业务量对比平常环比增长50%。”目前,“网上年货节”正在全省各地火热进行中,通过互联网平台集中展示电商商品,为市民年货采买提供新选择。顺丰速运华南负责人梁文惠说,在节前一周左右通常是生鲜、水果等快件的高峰期,而到了年二十八、年二十九,预制菜就成了年货的大头。
在广州顺丰速运中环广场营业网点,生鲜、水果、鲜花……年货堆积如山。“随着近年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的发展,顺丰通过和东方甄选等头部公司的合作,逐渐建立起一套从带货、揽收、包装到运输的综合物流保障体系。”梁文惠介绍,今年春节,顺丰也将在冬捕鱼、预制菜、海鲜、牛羊肉等产品上与本地品牌形成直播合作,搭上网上年货节的快车。
网上年货节活动期间,广东汇聚线上线下优质消费平台,推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优惠措施,全方位、多渠道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
梅州兴宁市欣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人罗平告诉记者,在网上年货节期间,公司联合厂家通过发红包、砸金蛋等方式举行让利酬宾活动,邀请网红进行抖音直播,利用公司抖音号宣传活动,预计销售额达200万元。
“网上年货节期间,我们依托自有冷链配送体系,向广深等城市连锁超市、连锁生鲜店配送销售本县特色农产品将近60吨,客户反应良好,订单持续增加,拉动农产品销售近280万元,预计春节期间总销售额能达到400万元以上。”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椿逸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彬说。
应对年前订单不断,广东还倡导快递、物流企业实施“春节不打烊”活动,做足运能储备、人力储备,全力保障年货节期间城市和乡村寄递服务。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积极响应这一活动,在年货节期间举办新品发布、时装周、时尚美妆节等电商特色活动,推出消费补贴、消费满减等优惠措施,让消费者买得实惠、开心。
【记者】欧志葵 宾红霞 昌道励 许宁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