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生意很好,每天卖出700碗牛肉粿条,很多顾客吃完后还打包牛肉丸回去。”在汕头小公园镇邦美食街,蔡溪记牛肉店的负责人蔡伟勉一直忙个不停。一碗碗热腾腾的牛肉粿条,不仅是饭点的正餐,也成了许多游客尝鲜的点心。附近不少居民感叹,“小公园的‘烟火气’回来了。”
镇邦美食街氛围营造尽显潮汕特色。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镇邦美食街自1月14日开街迎客以来,几乎成了游客游览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必到的打卡点。现场所见,短短120米的骑楼街区汇聚了26家潮汕菜美食店,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的餐饮选择,几乎每家门店都排起长龙。这些美食店有不少是“老字号”品牌,餐饮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十几项,品种涵盖卤鹅、牛肉丸、蚝烙、猪血汤、潮汕打冷、潮汕甜品等地道潮汕美食。
在蔡溪记牛肉店,15元一碗的牛肉粿条最受游客青睐。“在美食街经营代表汕头的美食形象,我们会努力把口碑做好。”该店负责人蔡伟勉表示,店里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与其他门店统一,明码标价,在质量上也会做到标准化制作,把控品质,以迎接春节的下一个游客高峰。
在氛围营造上,镇邦美食街也尽显潮汕特色,年味十足。形色各异的招牌、古风潮韵的门面、印在地面的红桃粿印、悬挂半空的金凤花瓣……记者在美食街看到,极具特色的骑楼结合灯光、景观等氛围布置,营造出独特的情景式餐饮氛围。“这里美食种类齐全,骑楼街区也很有特色。”刘先生专门从广州到汕头体验美食,他说,之前想吃的潮汕美食在这里几乎都吃到,而且很多商家是老字号,味道非常正宗。
入驻商家既有“老字号”,也有餐饮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市民陈女士在小公园居住了数十年,见证该片区从荒凉到人气集聚的变化。陈女士说,近年来随着小公园骑楼修旧如旧,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如今又多了一条美食街,以前热闹的“烟火气”真的回来了。
据了解,打造小公园镇邦美食街,是汕头在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中有机融入潮汕美食文化的探索尝试。今年汕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创建“美食之都”,建设潮汕菜博物馆,提升小公园镇邦街、成德发广场非遗集聚区等美食街区,开展潮菜特色品牌标准化建设,推广“潮汕菜美食地图”,打造一批美食打卡地。目前,镇邦美食街已启动二期建设。
美食街现场设有游客互动环节。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近日,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中国烹饪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中餐特色美食街区,联合举办“中国火锅节”等美食节庆活动,携手培育和丰富汕头美食品牌。
【记者】杨立轩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