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群人捐赠建设以振兴乡村,总有一群人功成名就后不忘家乡。
董斌和杨权钦就是这样一群人的一分子。近期,东莞市合福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斌、深圳市奔宝二手车交易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权钦等2名企业家被评为“广东百佳爱心新乡贤”。
他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默默深耕,助力乡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董斌:用专业帮助农户增收
20世纪90年代,本是辽宁省铁岭县人的董斌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来到了东莞。2014年,他分别在东莞及香港成立了合福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合福稻”)。多年来,董斌和他创办的公司一起奔赴在助农增收的路上。
合福稻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农业基本种植及加工、销售,先后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广西、青海、新疆、贵州等地建立了自己或合作的种植基地。
为响应党中央和国家开展精准扶贫的号召,合福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致力于农业扶贫工作,积极对接东莞市对口扶贫地区,协助对口帮扶地区农户进行有效的种植、培育、包装、设计、运输、销售等工作。2020年,合福稻与彝良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扶贫车间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大力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相关问题,有效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
2021年起,合福稻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东莞对铜仁东西部协作,相继在铜仁印江、思南成立分公司合作社。为整合铜仁当地农副产品产业,由合福稻公司负责全县2+N“产+销”的运营模式,打造了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商标,按照“主品牌+系列商标品牌”的模式,有效帮助铜仁农副产品产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品牌效益的产品。
此外,合福稻还务实推进韶关、揭阳对口帮扶,加强莞韶产业合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先后在云南昭通、广东韶关、贵州毕节、贵州铜仁、新疆库尔勒、 青海格尔木、广西桂平等地区建立了自己生产种植基地及分公司合作社,不断寻找和培养相关战略合作伙伴,带动当地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杨权钦:用行动助力乡村建设
在沙湖口村,提起杨权钦,村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滔滔不绝地称赞。村民们每每提起不是他企业董事的身份,而是他又为村里建设了什么设施,又组织村民去哪里学习了。
杨权钦(中间)参与公益项目动工
“我是在这里出身生长,在家里艰苦的日子,幸得乡亲帮助,现在我有能力去当伸手之人,我愿竭力去助力乡里,反哺这块土地,让这里走出更多人才。”杨权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直默默付出,坚持自费不定期组织村内干部、生产队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前往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培训学习,为村民致富提供学习机会,不断打开村民格局,致力乡村发展。
他积极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主动与沙湖口村委会合作建设园区项目约10万平方米,招揽沙湖口村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优秀企业,如广东百科机械有限公司和东莞逸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规上企业,真抓实干地为沙湖口村村民打通了一条便利就业,提高经济的道路。除此之外,他还十分关注村里老人、青少年健康发展,每年都会出资赞助,摆设老人宴慰问村里老人,助力村篮球队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丰富乡亲生活。
杨权钦(中间)荣获“扶贫济困 传递大爱”荣誉称号
振兴在乡村,乡村在建设,建设在基础设施。杨权钦对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看重。2020年在得知沙湖口村奔宝路段需要升级建设缺少资金时,他主动捐赠了20万元用在丰富沿路彩绘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成功让项目如期完工,现在的奔宝路段是一个花树相交,视觉享受的生机地。同年在沙湖口村新围鱼塘千村碧塘项目开工建设初期,他第一时间向村里捐赠了10万元资金,明确用作沿塘休闲栈道的建设,力求为村民建设一个可供休闲娱乐地方的同时,能为村里吸引一些过往游人的驻歇,助力村里人文和经济的发展。2022年他又捐赠20万元投入奔宝路西段项目的建设,在道路两旁增设路灯和花槽等,在村里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时,他立即捐赠10万元建设村里的喜宴堂,减轻村民额外的支出,满足村民婚嫁礼娶的需要。
如今,2022年“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评选活动已进入网络投票环节。我们可以点击链接为东莞的两名乡贤助力!
【记者】施美
【通讯员】廖凌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