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大学城(广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举办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粤企专家行系列活动茂名站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中心副主任程昱博士带队,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吴克刚教授与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王超博士领衔,同行专家还包括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讲师何东博士后、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唐忠盛博士。
本次粤企专家行系列活动首先走访调研了茂名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马仕特食品有限公司。在参观马仕利鸡尾酒生产车间后,中心组织协调专家们与广东省马仕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锡福、高管崔金霞展开座谈,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茂名市茂南区农业局党组成员谭国星参与座谈,并介绍了茂名市近几年在荔枝种植与深加工、罗非鱼产业取得的成绩,热情欢迎专家传经送宝,为茂名当地带来专家、科研成果和人才。
专家们对尾酒的市场现状做了分析,认为预调鸡尾酒市场的风口已经过去,少数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与终端销售铺货占据一定市场,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丰富产品线、研发新的功能饮料或酒精饮料是迫切需求。2023年由于政策利好,线下消费场景激活,快消品饮料市场迎来广阔前景,但对健康和品质化生活的要求会使得产品结构发生调整。
专家们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吴克刚教授在食品添加剂与食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绿色加工与储运技术、食品加工新技术、香精香料与调味剂等领域有长期积累和大量科研成果,近期在高度酒领域有较多横向课题落地。王超副教授在对食品非热加工与食品营养及品质有深入研究,发酵酒技术、功能饮料与预制菜技术近年也有大量产学研合作。何东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中蛋白、多酚及多糖组分的相互作用,植物精油、活性多肽的功能挖掘及成分鉴定等,在功能性食品中有大量应用。唐忠盛博士主要从事食品风味化学、果蔬绿色酿造及非热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荔枝、木瓜等水果酿造领域为许多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有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验。
专家们对马仕特食品在生产设备优化,产品线丰富方面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特别是黑糯米酒饮料、功能饮料方面,通过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结合,能够发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价值,将企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应广东元春酒业有限公司邀请,专家们又走访调研了元春酒业的发酵车间、灌装车间与窖藏区。元春酒业以元春酒、荔枝酒与橄榄酒为主要产品,近几年迅速发展。从2014年起,元春酒业便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联手合作,以茂名荔枝酒传统酿造技艺为研发基础,采用天然、低碳果酒酿造新工艺,保留荔枝原有的营养精华,以纯果破碎发酵、纯天然的酿造方式研发茂太丰荔枝酒。2021年,茂太丰酒传统酿造技艺更被认定为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忠盛博士简单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并对工厂下一步扩建车间,延伸到荔枝果酱加工与存储做了说明。吴克刚教授在考察之后对元春酒业的传统酿造技术与历史传承给予充分肯定,建议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通过科技手段将古法酿造技术中的科学原理做深入分析,借助现代工艺对产品口感、功能等做好传承发扬。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调研,果酒市场规模超千亿,截至2020年,我国果酒企业已超过5000家,果酒赛道不断扩容,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企纷纷入局。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茂名作为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市”,荔枝、龙眼与香蕉常年位列全国水果产量三冠。果酒酿造或成为茂名市乡村振兴的下一张名片,而果酒酿造企业迸发的技术需求也亟需高校专家、科研成果与人才对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望为当地企业高质量增长提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