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广州珠江公园珠江大讲堂里,“新时代书风——曾翔作品展”开幕。这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翔在广东举办的首次个展,30余幅艺术作品和陶瓷创作集于一堂。
题拓、长卷、对联……展出的作品精挑细选,皆为尺幅较大的精品代表作,不拘书体,小楷、行草、大字创作皆有展示,形态不一、风格各具特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飞扬的个性。
展览主要以解读曾翔的艺术、思想、风格、创造性、情感为主,带领观众走近曾翔、认识曾翔,领略他的艺术性、创意性和创造性,以期让观众对书法的美有所认知。
“曾翔代表的其实是一群不愿拘泥于旧有风格的艺术家,他们一直坚持追求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谭秀江看来,在当代艺术史上,书法艺术已经汇聚成了能够代表中国艺术和东方精神的艺术门类,与美术并驾齐驱,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群众艺术具有独特意义。艺术贵在创新,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概念是“形神兼备”,但“形”而不拘才能形成新的风格,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曾翔的作品也引起很多的争议。但天河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靳继君认为,在艺术道路上尝试创新的人,多会遇到不同的评价。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广州开发区老干部大学校长黄一汉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黄一汉评价曾翔“是一位在挖掘魏晋时代民间书法大美的先知先觉者”。他认为曾翔既继承传统又走出传统、大胆创新,书法“形神兼备”,在吸收古代魏碑书法和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精神内涵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书法创新,且能保持持续的创新力,新作不断。
黄一汉以作品为例作讲解,“有些作品,从单个字来看是一种失衡的状态,但从整体来看又是平衡和谐的。从单个字中,能看出二王、颜体、碑帖的影子,但他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线条结构,通过字的浓淡、大小重新组合后,整体呈现出一种古雅的行气章法,非常耐看。”
据悉,此次展览由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广州珠江公园主办,天河区书法家协会、宝辰集团爱陪护·养老协办,广州宝昌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展出作品均是当今中国书法艺术高水平的精品,免费向公众开放,方便书法爱好者近距离欣赏高水平书法。展览从1月15日开放至2月18日,横跨整个春节假期,市民可在此期间前往广州珠江公园珠江大讲堂观赏。现场也设置了挥毫活动体验区,可供参观者体验。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郑慧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