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肖莎莎
新年初始,万象更新,大沥昂首迈进新阶段。
坚持制造业当家,城产人文融合发展,这是2023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年工作提出的总要求。作为南海发展的排头兵,这两点是大沥绕不开的话题。
一条接近400年历史的省佛通衢,勾勒出广佛连接的1.0版本,也让商贸成为大沥的必然选择。如今,到了转型升级、提档加速、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城市形态功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大沥需要自己破题,也为传统专业重镇的高质量发展探路。
这条路上,大沥有底气也有信心。
南海城市中轴片区内,大沥有色金属大厦群屹立其中。
商贸是大沥的底气。作为广佛商贸重镇,大沥拥有46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8000亿元,产品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大沥面向世界的一张王牌。
沥商是大沥的底气。环望千灯湖,近一半总部大楼是大沥企业家建设,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大沥企业的深厚积累也是南海经济发展的根本。
南海的支撑是大沥的底气。南海在佛山五区中产业技能人才和企业家最多,专家教授和在校大学生最多,广佛候鸟和往来客商最多,这就是大沥的资源。
前进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需要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报告提出,大沥要抓住佛山扩大中心城区范围的机遇,加快建设中央文化商务活力区;大力发展广佛交界商流型经济,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电商经济集聚发展等。大沥迈出最坚定的一步——“过河进湾、造强中心”。
大沥的前行有困难,更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建成区土地开发强度已超80% 、产业转型的困局,大沥提出要向存量要增量、向质量要份量、向流量要留量。未来五年,将新建750万平方米工业载体,容积率提高到3.0-3.5,以亩产、效益、规模、成长空间论英雄,把城市“包袱”变“财富”。
大沥的奋进有挑战,更有应对挑战的信心和力量。去年,佛山将大沥纳入中心城区规划,但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品质的提升成为大沥最大的挑战。接下来,大沥要重点提速“过河”,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建设沥桂中轴新城,加快融入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同时,顺势“进湾”,高起点谋划建设广佛湾,加快专业市场向现代商贸转型。
大沥的改变有章法,更有精细管理的耐心和细心。城区面貌改善将成为大沥改变的关键。《建筑如何塑造我们的情感、认知和幸福》一书中提到:包含着建筑和景观的建成环境,不仅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和选择,同时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情绪,深刻地塑造着我们基于日常生活构建出来的故事。大沥的做法是把美学融入城市,要建设建筑值得鉴赏、街区适合漫步、公园全龄友好、城市近悦远来的城市核心,推进20个大型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和50处城市微小空间改造。
期待大沥美好明天。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奋斗者,一个敢于和强者比拼、敢于同快者赛跑的大沥,必定会为南海的发展注入生机、增添光华。
大沥更自信,南海更活力。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