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零食有幸福感,超三成用户年消费2000元以上

南方+ 记者

追剧时吃零食、聚会时吃零食、下班时吃零食、上班茶歇要吃零食、出游也要吃零食……在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吃零食已成为一种满足幸福感的方式。零食的消费场景亦细分为宿舍零食、办公零食、野餐零食、养生零食、孕期零食、哄娃零食等。1月10日下午,社交平台小红书营销团队在广州举办《零食行业用户洞察报告》,对外分享从该平台用户消费行为中捕捉到的食品、饮料消费趋势,以及新消费场景变化。

配图1

在该平台聚集着大量爱吃会玩、乐于分享的95后、00后“Z世代”用户。数据显示,75.8%用户通过该平台认识饮料新品牌、新产品,这是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72.1%的用户会分享零食相关内容。

中国零食市场是一块“大蛋糕”。据行业内一份报告显示,近7年来中国休闲零食市场每年的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1%以上,2022年或突破1.5万亿元。

“Z世代”是关注零食内容和购买零食的主要群体,他们将之视为生活乐趣之一。调查显示,超三成用户近一年在零食上的消费超2000元,10.4%的用户近一年消费零食在5001元以上;8.5%的用户在3001元—5000元之间,11.6%的用户近一年消费零食在2001元—3000元之间。

他们对食品饮料的需求,很多时候是从“种草”开始的,而且时间跨度大、决策周期短。调查显示,46.3%用户在看到零食产品不超过3次就会产生兴趣,并在被种草产生购买想法后会立刻购买;29.9%用户在种草后3天以内会购买产品。

图表2

55.8%用户认为近一年购买的商品半数以上是被种草的,其中越年轻的用户种草转化效率越高。

图表1

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包括有口味口感、成分/配料表、口碑评价。年轻用户更加关注口味口感,较成熟的“90前”用户则更关注零食的成分/配料表。

在选购零食品牌时,近六成用户有偏好,一线、“90前”用户对国内新锐品牌和海外小众品牌关注度最高,三四五线、00后用户最关注国内知名成熟品牌和海外知名大众品牌。

“零食”消费,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除了饱腹之外,还有情绪价值,它们是能提供心情愉悦、提升幸福感的美食。

配图2

也正是基于此,Z世代们对零食的食用创造了一些新场景,并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提出个性化的食品需求。比如,用户最常吃零食的场景是看剧时,这一比例占到65.2%,其次也有较多用户在周末吃零食,占比达39.6%;下班后食用的,占比为34.4%,办公室茶歇时吃零食的,占比为30.2%。

其中,看剧、聚会、周末等休闲场景,吃零食以情绪需求满足为主,用户最喜欢吃解馋但不饱腹的膨化食品和卤味。下班后、宵夜时休闲和饱腹兼具的场景,以情绪需求满足为主,同时兼具部分饱腹需求,用户会选择吃解馋的膨化食品、卤味,或者有一定饱腹感的糕点。出游、办公室茶歇、早餐等饱腹为主的场景,情绪需求降低,但是饱腹需求提升,糕点和饼干选择在增加。

“在不同的场景,采用相匹配的话语与不同情境下的用户对话,提升用户沟通效率。”小红书商业营销中心行业营销负责人桔桔举例说,2021年底,该平台策划了一个IP“人生五味便利店”,线上首发“人生五味”系列物料引起话题互动,再联动全国4800+罗森便利店,为五款单品开拓“便利店”营销场景。活动完成后,经统计,IP话题总曝光达2.4亿,指定商品平均销量增长118%。

【记者】欧志葵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