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医”靠,就在家门口

广东卫生在线
+订阅

//

编者按

近年来,广东省不遗余力推动深化医改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十三五”时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总体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同时,广东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改革进程不一致的情况。

受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健康资源基础薄弱等因素,粤东西北地区不少城市医改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汕尾也是其中之一。近来,这个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海滨城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登高峰”的思路,积极扭转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谋求新的发展。

为此,本刊选派报道小组深入汕尾三县(市)一区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试图记录这个城市新阶段结合地方特色的医改布局,呈现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探索与付出。

2022年3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对全省47家完成升级改造的中心卫生院2021年度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甲子镇中心卫生院)排名第二。“没想到设备、技术能够提升这么快!”听到督导组赞许,院长钟汉通露出欣慰的笑容,1988年刚开始工作便扎根于斯,看着这家乡镇卫生院长期挣扎求存,最后抓住卫生健康强基层的契机实现华丽变身,已到知命之年的他又有了劈波斩浪的冲动。

而今的甲子镇中心卫生院已经成功晋升二级综合医院,拥有25名高级职称人才,开设了12个临床医技科室,基本覆盖了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去年三四级手术量达到993例,较2020年增长122.09%能开展关节镜、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尿毒症患者透析、卒中患者溶栓、老年患者关节置换等都能解决。

“以前出去开会只能低头学习,现在很多病种我们也能发表见解,做医生的成就感大大提升了。”钟汉通感慨。

携风正时济之势,全院干部职工身上也多了破浪扬帆的意气风发,新员工锐意进取,老医生重燃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医疗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也让患者用脚投票,2021年度医院门急诊量突破22万人次。同年,陆丰有两地镇域内住院率提升,甲子镇是其中之一。

▲陆丰市委副书记陈建华带队调研

升级建设后的迅速崛起

“之前的手术做得挺好,不用再二次手术了。”听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的判断,16岁的小舒终于放下忐忑不安的心。

几个月前,她的脸上鼓出了一个大包,因为本地乡镇卫生院不具备治疗能力,去了隔壁的甲子镇中心卫生院。确诊腮腺瘤,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和家人照顾方便,她留下来做了手术,但一直心存顾虑,担心损伤神经引起面瘫、担心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的肿瘤没切干净。

复查的时候,家人带着小舒去了广州。听到专家给出的定心丸,他们松了口气,也把好消息分享给300多公里外的主刀医生——甲子镇中心卫生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李映国。

对这个结果,李映国并不意外。作为一名从某县域龙头医院跳槽而来的副主任医师,他对自己有信心,“我们现在每个月有近20台手术,大部分都是三级手术,也能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同样的蜕变也在其他多个科室发生。“现在阑尾炎、胃穿孔、胆囊切除,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基本都用腔镜手术。去年科室还新添置了胆道镜,开展了微创肝胆手术。”外科副主任李灿华说。他曾在湖北某三甲医院供职多年,于2020年来到甲子,填补了当地腹腔镜技术的空白,为患者解决了心腹之忧。

82岁的何伯因为肠梗阻住院,当时甲子新购置的肠镜还没送到,只好在症状缓解后去了上级医院做病检,随后确诊直肠癌,他又第一时间问李灿华:“这手术咱们医院能做吗?”得到肯定答复后,果断回到了甲子,“你们做事情靠谱,技术也成熟,年纪大了还是家门口方便。”

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省却了常年奔波之苦。

副院长黄文著介绍,新开设的血液透析特色专科,设有70张病床、70台血透机,配置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目前已有220多名患者长期在此接受透析治疗。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本地医生掌握了建立人工动静脉瘘的技术,透析患者不用再去外地开通血管通路。事实上,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其他当地较为多发的慢病常见问题,这里都能基本解决。

“升级建设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是质的飞跃,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起这,钟汉通有些兴奋。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陆丰人,又在甲子扎根了34年,他和周边很多乡亲都是沾亲带故,没少给人当医托,以往每每只能介绍上级医院,现在越来越频繁的底气十足地告诉对方,“甲子就搞得定。”

这场崛起不只是让一家步履维艰的医院看到希望,对饱受“看病难、看病远”之苦的群众而言,更是久旱逢甘霖。

“陆丰的乡镇卫生院整体发展式微,主要承担一些公共卫生职能,较少开展医疗服务。甲子及周边的甲东、甲西总人口数近50万,群众有着庞大的就医需求,拥有一家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医院对民生有着重要意义。”陆丰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车正道介绍。

群众的感慨也很直观:“一般的病镇上就能治,儿女请假都少了!”

一群老甲子人的热心肠

甲子镇中心卫生院的能力跃升有目共睹。而抓住升级建设这场春风,让它润养出如今的嬗变,并不是一件手到拈来的事,这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也满浸着一群老甲子人的热心。

根据广东省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的安排,甲子镇中心卫生院可获得省财政1.8亿元的专项资金,升级建设为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陆丰市相关部门、甲子镇党委政府联合推动下,新院选址于甲子镇东方村,拟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对于一家服务50多万人口的综合性医院而言,长期发展空间尚显不足,且专项资金必须用于医院建设,征地拆迁等一些硬性支出对当地捉襟见肘的财政而言仍是不小的负担。

转机很快到来。甲子镇杰出乡贤龚俊龙多年内一直坚持为老家困难群众捐款捐物,闻讯后,承诺捐资,并很快拿出了4套方案,让甲子镇根据实际情况择定,他按需配资,最终无偿捐款4.2亿元。

“一步到位,就按三甲医院的标准建,环境好了引进人才也容易。”谈及征地拆迁时,龚俊龙还特意叮嘱跟进项目的儿时玩伴,“千万别跟乡亲起冲突,如果遇到钉子户,有人骂你就听着,有人打你就跑。”

解决了资金难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市委牵头,协调13个单位快速推进征地拆迁,汕尾市卫生健康局又组织去广州、深圳、汕头等地的三甲医院考察,学习建筑设计和功能区设置等。”钟汉通回忆,医院干部职工对新院建设也很上心,施工期间,相关责任人天天泡在工地上,紧盯工程进度和质量。

2017年开工建设,2019年竣工,2020年6月20日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运营,甲子镇中心卫生院整体进度在47家升级改造的中心卫生院中走在前列。新院区占地面积5662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开设了500张床位,配有PCR实验室(核酸检测)、微生物检验室、输血科、病理检查科等,一段充满希望的新征程就此展开。

人才洼地的破壁增高

对于一家乡镇卫生院而言,甲子的硬件和设备可以用“壕”来形容,但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人才是最大的核心和关键。

甲子镇中心卫生院锁定了四个字——外引内培。

“拼财力、拼区位,我们不占优势,那就让对方充分感受到我们的诚意,看见广阔的发展空间。”钟汉通总结自己引才的秘诀,给机会、给平台、给位置。李灿华和李映国都是这样挖掘而来,也不负所望地将当地的外科和耳鼻咽喉科带到了新的高度。

“跟我谈的时候,我表达了想开展腹腔镜技术的意愿,来的时候设备已经准备好了。到来后提到的胆道镜消毒问题,一个星期内就搞定了。”李灿华感慨,在这个许多人眼里的偏远乡镇,他看见了一种干实事的锐气,也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到的第一年,他就做了近300台腔镜微创手术,在做好诊疗的同时他也致力于培养队伍,现在简单一点的微创手术,科室其他医生也能独立完成了。

在广东省组织的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中,甲子镇中心卫生院迎来了影像科主任医师王艳华、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宋红,为提升专科能力增砖添瓦。

2021年1月,在省卫生健康委支持下,医院又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借助外力为医疗技术的快速提升按下加速键。

珠江医院派出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关节骨病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团队,指导当地开展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输尿管硬镜碎石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等多项新技能,实现妇科腔镜微创手术等多项技术零的突破。

“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乡镇医院会有博士医生常驻!”提及此,妇产科主任李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博士医生在甲子镇中心卫生院带教

一起奋战多年的同事可以理解她这份激动。这里妇产科曾有着扎实的基础,但20年前腔镜技术崛起后就渐渐滞后了,对于财力、人手和渠道都紧张的乡镇而言,也不具备让医生长时间外出进修学习的条件。“各类开放式手术我们都会做,但是微创这么好的技术,如果帮扶专家不来,我这辈子门槛都摸不到!”李娟快到退休之龄了,从医生涯都奉献给了甲子,现在,她还会经常跟年轻医生念叨,“好好学技术,这是利己惠人的事,送到家门口都不学,还到哪里学呢?”

“她们很乐意学新技术。虽然年龄比我大、资历比我深,但平时遇到问题都愿意和我探讨,也喜欢琢磨。”珠江医院派驻的博士医生崔曾营说起,有一次急诊科申请会诊,患者盆腔里有个10厘米的畸胎瘤,腹痛剧烈,团队凌晨12点开始做手术,等患者醒来已经4点多了,但医护人员都没有不耐烦,还跟他讨论手术细节。

“现在,不是特别疑难的宫腔镜手术,甲子都能做。输卵管切除、宫颈锥切等,当地医生可以独立完成。”崔曾营表示。

有了珠江医院的支持,甲子也积极让本地医生走出去,定期送在编在岗人员进修培训,并为高年资医生职称评审提供便利。

“搬进新院区,设备是高规格的、环境也很优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钟汉通很清楚:一定要有充足的人才,不然老百姓病了找谁?

他心里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一定要让甲子、甲东、甲西这三甲地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能够在当地得到有效治疗,不负党委政府的重托,不负群众的期待,也不负乡贤捐款的善心。

截至目前,甲子镇中心卫生院已配置了1.5T MR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DR、彩色超声检查仪、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仪等先进设备,能开展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等微创手术,以及关节置换、血液透析、脊柱重建手术、溶栓治疗术、神经外科手术等。2021年,医院成功创建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通报表扬。

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正从愿景走向现实。

(本文患者均为化名)


记者 | 岳超群

编辑 | 叶溱 吴秋秋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周雅璐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