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在行动 | 肇庆:全力推进耕地占补、进出“双平衡” 确保实现耕地总量管控目标

广东自然资源
+订阅

肇庆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级部门工作部署,高位推动耕地保护工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力推进耕地占补、进出“双平衡”,确保2022年实现耕地总量管控目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完善制度体系  高位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0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逐步形成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近年,肇庆市政府修订《肇庆市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印发《肇庆市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肇庆市坚决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八条硬措施》。肇庆市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贯彻省《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肇庆市实际提出工作要求,印发《肇庆市农村违法用地预警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从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耕地“非粮化”、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等提出肇庆市落实意见。

02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宣传  不断提高耕地保护思想认识

加强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2021年9月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换届以来,肇庆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会议集中学习或专题培训耕地保护政策共83次,领导干部对耕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耕地保护工作宣传。肇庆局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主题日为载体,通过电台访谈、印发宣传资料、政策咨询解答、微信网络平台等方式和途径,宣传土地基本国策国情和法律政策,加深群众对依法保护耕地的认识。下半年,肇庆局还印发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宣传工作的通知》,部署全面推进耕地勘界定标、组织覆盖至村级干部的耕地保护政策培训,并制作了宣传标语供镇街发布至田间地头。

肇庆局组织开展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以垦造水田为主要抓手  全力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肇庆市创新垦造水田实施模式,全力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经肇庆市政府同意,肇庆局印发了《肇庆市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及相关配套文件,由市属国资企业作为实施市、县联合垦造水田项目的主体,已累计立项13个项目,拟实施规模4237亩。肇庆市同步做好历年项目的实施和种植报备,全年已形成水田指标约5200亩,已完工项目预计至2023年春耕后可陆续形成水田指标6500余亩,并形成耕地指标约1300亩,为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落实占补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四会市威整镇的3个项目已于近日完成市级验收,实现仅用半年时间即完成项目启动完工到通过验收的水田“加速度”。

多措并举增加耕地流入  实现年度耕地“进出平衡”

肇庆市贯彻落实全省耕地“进出平衡”工作相关要求,转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耕地恢复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工作的紧急通知》,印发《肇庆市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攻坚工作方案》,制定全年耕地流入计划10830亩,聚焦补充耕地整改项目未变更地块、2021年变更调查“一上”耕地“三上”非耕地地块、撂荒耕地在2021年变更调查非耕地地块等六大类潜力资源组织耕地流入。

截至12月中旬,肇庆市已摸清具备流入条件的地块16000亩,实地经整理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地块7000亩,已完成变更调查2500亩。

怀集县积极破解劳动力流出、耕作意愿变化等原因引发的耕地流出问题,在冷坑镇和平村韭菜花基地,通过统一整合原有耕地、周边零星园地等其他农用地,打造成约800亩的基地种植,目前,怀集县韭菜花基地正在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省名优农副产品,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与耕地保护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子。

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韭菜花基地

肇庆市正同步起草《肇庆市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若干硬措施》和《肇庆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全面织密耕地保护网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并同步制定奖励政策,市本级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耕地指标中预留一定数量,专项用于奖励实现年度耕地“进出平衡”的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