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广东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037项

南方+ 记者

1月5日,以“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广州南沙召开。

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推进质量提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目前广东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037项,数量居全国前列。活动现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南沙工作站正式揭牌,将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力量”。

已发布实施11个制造业标准体系规划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离不开标准化技术支撑。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标准化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开展“先进标准+制造业”行动,推动建设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标准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广东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037项,数量居全国前列;已有56个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落户广东。

在制造业方面,广东大力开展“先进标准+制造业”行动,推动建设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标准体系,已发布并推广实施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等11个制造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制定发布836项关键技术标准;特别是在家用电器、智能电网、区域标准化协同创新等领域,已获批6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个国家标准检验检测验证点建设,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制造”加速向“广东智造”跃升的必然要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表示,广东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高标准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标准创新释放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要抓住人才‘第一资源’,培育现代产业需要的标准化人才队伍,要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和标准化稳链工程

论坛现场,国际标准化专家黄文秀、纪春阳、王益群等以及华为、大疆等企业代表围绕“制造业国际标准化发展”主题建言献策。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强、水平高、底气足,在参与标准化工作特别是标准制定上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如华为、比亚迪等企业都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成了引领行业标准的‘领跑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广学表示,广东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企业要把产品和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地,就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造和研发。积极参与到各项标准化制定工作中,也能为企业的发展争夺更多的行业话语权,助推广东制造业加速跃升。”

“明显能感受到近年来广东制造业企业在国际标准参与和制定方面参与越来越多。企业更深度参与行业产业的标准制定,将标准化工作和企业创新相结合,也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大动力,带来更大的市场价值。”多年深耕标准化工作,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产业标准创新研究所所长王益群看到的是广东企业在国际标准参与和制定方面越来越主动的变化。

但王益群也表示,目前一些企业对于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渠道和规则还缺乏更多了解。“首先是需要了解参与的渠道和规则,然后也需要产学研全链条的合作,在制定国际标准时需要更多上下游‘伙伴’的支持。这次的论坛就能给企业提供一个对接的平台。”

针对目前我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痛点、堵点,会议也提出,广东将进一步找准标准支撑“制造业当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和标准化稳链工程,不断完善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围绕广州南沙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平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建设,支持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南沙工作站建设,支持南沙探索建立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试验区,助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宾红霞 任燚

实习生】吴浅语

编辑 张会玲 张志超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