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新冠感染突发心肌炎,省医多学科团队彻夜救治脱险

南方医plus
+订阅

近日,因新冠感染后出现重症心肌炎,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14岁少年小唐(化名)被紧急转送至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心儿科、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小唐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行进一步治疗。

专家为患儿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

2022年12月24日22:30,小唐因“发热五天、腹痛呕吐四天”被送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急诊就医。心儿科值班医生孙凌了解到,小唐的父母近日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小唐反复发热伴腹痛、呕吐,心率偏快,外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可疑前壁心肌梗死,遂将情况汇报上级医生。心儿科主任王树水意识到小唐很可能是新冠感染后的严重病毒性心肌炎,随时会有心跳骤停的生命危险。

为尽快抢救生命,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夜组织多学科会诊,多位学科负责人带领团队寒冬深夜逆行。当天夜晚的温度只有8℃,着急赶往医院的PICU主任郭予雄来不及添衣,仅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就匆忙出门。体外循环室主任周成斌尽管还在新冠康复期,也紧急赶回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当晚22:50,小唐转入PICU,复查新冠病毒抗原为阳性。儿童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紧急给予小唐吸氧、心电血压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并将其转入新冠阳性重症病房。王树水主任和孙凌医生为小唐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其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均明显扩大,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显著减退,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左室射血分数只有33%。B型脑钠肽前体、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反应心肌受损的检查指标明显升高;心电图检查V1-4导联病理性Q波,明显ST段异常。儿科重症监护室做好接收及抢救病人的各项准备,救命利器ECMO也随时待命。

郭予雄主任在床边主持会诊,王树水、周成斌、孙凌及儿科重症监护室医生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加。根据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结合小唐半年前胸片心脏大小正常,孩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诊断明确。医护团队确定了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视病情进展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是否应用ECOM支持治疗。

经过一系列治疗,小唐的心率有所下降,当晚郭予雄主任、孙凌医师等一直守到凌晨1点,待小唐情况稳定后方才离开。经过六天的积极治疗,小唐病情已明显好转,胸腔、腹腔积液减少,心电图ST段基本恢复正常,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心功能好转。目前,小唐已转往心儿科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据悉,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首个新冠感染后严重心肌炎患儿,以强有力的多学科力量,最快的速度抢救成功。王树水主任介绍,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新冠感染后心肌炎的发生率为1%-3%。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乏力、心悸、胸痛、腹痛、恶心、呕吐等,部分严重病例可发生晕厥、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相较于成人心肌炎,儿童心肌炎表现相对隐匿,部分小儿患者仅表现为面色苍白/青灰、食欲不好、紫绀、精神反应差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有无并发心肌炎等情况。

【记者】江玲

【通讯员】陈佩玲 孙凌 张诚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江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