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中共茂名市茂南区委九届三次全会召开。这是茂南区开年第一会。这次会议,就是对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擘画,深入审视茂南、认清茂南、思考茂南,找准出发点、着力点、突破点,进一步明确茂南怎么办、怎么干,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南路径,在奋发进取中开创未来。
茂名市茂南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现场。陈璇 摄
南方+梳理出全会报告的8段金句,为您解读开局之年茂南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
解读:茂名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进一步明确茂南区打造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效益明显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新使命。
目标已明确,任务重落实。此次茂南区委全会报告提出,只要坚定信心、精诚团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把各级利好政策转化为茂南发展实践,就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迈向新征程,茂南有底气。这些年来,茂南区在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实现“四连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超百亿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锚定新目标,茂南有信心。作为中心城区,茂南区有两大突出优势和发展条件:城乡要素兼备,工农同步发展。新征程上将发展优势转化为新增长点,茂南已整装出发。
解读:坚持制造业当家,茂南提出把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作为重中之重。从报告看,“五大园区”的定位越发清晰。
——石化工业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创新链,构建高增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公馆产业园引导木材加工、饲料生产、设备加工等传统产业企业挖掘潜力、增资扩产、转型升级,努力成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
——高岭土产业园加快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大新材料研发力度、完善产业链条,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
——汽车产业园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聚合生产制造、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群。
——中科云粤西产业园落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报告提出,强化“制造强区”意识,落实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积极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统筹推进“五大园区”高质量发展。
此外,各大园区将培育发展优质企业,巩固壮大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做强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
解读: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是茂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报告提出,持续布局落子,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超亿元大项目,大力抓好2023年47个重点项目建设。
除了全力争取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的投资外,茂南还将发挥商会招商作用,突出以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将组建产业发展基金,成立茂南区重大产业投资母基金(暂定名),以产业+投资获取工程、以工程利润反哺产业、以产业发展实现投资获利(延迟收益)。
解读:明确“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推动城市“沿”小东江拓展延伸转向“拥”袂花江紧凑布局,由“靠”着支流发展转向“顺”着干流建设,从“小东江时代”进入“袂花江时代”,这是茂名市委作出的决策。
报告提出,要全面对接、主动融入“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突出规划引领,积极配合茂名市加快构建第一圈层内“一环八纵十横”、第一二圈层间“一环八射”交通网络。
此前,茂南在交通联通方面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2022年相继打通了高凉南路、双山八路、官山七路、东粤北路、大园三路等城市“断头路”“断腰路”,广湛高铁茂南段已完成征拆,人民南五、六路等即将全线贯通,通南北、接东西、贯“两轴”持续推进。
新起点上,茂南还将加快推进茂名东货场支线新建工程、潘州大道(二期)新建工程等11个交通项目动工,加快构建“两个圈层”层内、层间交通网络,让城区更加紧凑、硬朗。同时,持续抓好袂花江“一河两岸”生态综合整治。
解读:红旗路可以说是茂名市中心城区历史底蕴最为深厚、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一条路。红旗路旁坐落着茂名百货大楼、茂名市青少年圆厅、茂名大酒家、茂名六百户等一批老建筑,承载着茂名建市初期的油城记忆,是油城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今,茂南正在推进红旗路示范街区先导段建设,全面优化提升片区业态、建筑、市政配套、公共空间,推动红旗路争创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国家旅行休闲街区。当前,茂南区加足马力对上述的历史老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和申报省一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解读:报告提出,坚持把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重要目标,奋力绘就茂南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从报告看,乡村振兴涉及方面多,主要的抓手有三大方面:
——高质量打造油城墟。精心做好露天矿生态公园周边村庄整治提升,依托露天矿生态公园,通过墟村联动,以点带面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全力抓好水美乡村·精彩100里建设。促进“水+村”融合,致力打造富民兴村产业带、富有魅力文旅带、城乡同美融合带。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抓好罗非鱼“一条鱼”、荔枝“一棵树”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动艾米小镇和花生产业园建设。支持羊角镇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此外,茂南还将试点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开展“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作。
解读:以亩产论英雄,就是要把亩均增加值、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作为核心指标,确保有限的资源用于大项目、好项目。“亩产论英雄”,正是追求“高质量的GDP”的途径之一。
报告提出,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有力引擎,奋力培育茂南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接下来,茂南将更加主动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发展的广阔空间,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努力把茂南打造成为产业承接、项目落户、人才流入的“优选地”。
值得一提的是,茂南将推进S283公馆至金塘沿线“工改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解读:报告提出要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这彰显了茂南的决心,也表达了茂南“精”与“细”的追求。
茂南区有鳌头镇、羊角镇等历史文化名镇,白土村等历史文化名村,2022年以来修缮了中共茂名县委、县人民政府活动旧址等老建筑。茂南还将加强中共茂名县委、县政府旧址、烧酒抗日武装起义旧址、朱也赤烈士墓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打造具有茂南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报告提出要深化创文“十大提升工程”,加快152个老旧小区改造,坚决整治“乱”的现象,扎实做好“美”的文章。
【统筹】刘俊 罗丽贤
【文字】杨金凤
【制图】刘栋铭
【通讯员】余玉明 陈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