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发布了2022年民事、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旨在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鼓励和引导法律援助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涵盖了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婚姻家庭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相关案例帮助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受援群体挽回经济利益或避免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经济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这些案例的办理,为今后涉及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权益相关案件的办理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示范,为更多经济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提供指引帮助。
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包括9个通知辩护类案件和1个申请类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涉及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方面,受援人既包括经济困难群众,也包括了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这些案例当中,经过法律援助人员积极辩护,3个由检察机关撤回起诉,4个由人民法院判决无罪,另外3个法院判决减轻处罚,包括罪名变更和量刑减少,裁判结果最大程度维护受援人利益,有效维护了司法公正。
广东省法律援助局负责人表示,本次评出的案例类型丰富,办理效果好,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这些案例的成功办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经济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司法公正以及彰显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有效推动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使被告人能够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充分保障了法律的正确实施。
案例1:丈夫离家10多年 法援助聋女实现离婚诉求
受援人吴某某是先天听力障碍的残疾人,带着婚生女儿居住在广州市南沙区某村。其丈夫鲁某某已离家10多年,杳无音信,吴某某一直想离婚,此前也向法院起诉过离婚,但因鲁某某的户籍地在贵州安顺,案件被移送到其户籍地法院后便石沉大海。
南沙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在走访中了解到吴某某的情况后,指派辖区司法所跟进处理。在司法所的指导下,吴某某于2021年4月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南沙区法律援助处经过审查后,决定予以法律援助。
考虑到受援人想要尽快离婚,该案承办律师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因鲁某某户籍地在贵州,该案件移送至贵州省安顺市某区人民法院。案件办理期间,从办理委托手续、搜集证据,到送达和解释判决文书,承办律师全程主动上门服务,从未让受援人“跑腿”。最终,承办律师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受援人吴某某的离婚诉求,并为受援人吴某某争取到了其女儿的抚养权。
案例2:耄耋老人告儿子侵吞分红 两度开庭后终和解
白某某是肇庆市一名88岁的老人,其与丈夫伍某某为一户,在所属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有股份20股。2003年,因伍某某年迈体弱,授意其儿子代为签领名下的股份分红。2016年,伍某某因病离世,然而子女均拒绝赡养白某某,其靠卖菜为生。其间,白某某多次向儿子、孙子要求返还十几年来代领的分红,用于日常生活与治病,均被拒绝。
迫于生活压力,2021年4月,白某某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到肇庆市端州区法律援助处寻求帮助。法律援助处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认为白某某因财产纠纷造成经济极度困难,符合条件,决定给予其民事诉讼代理方式的法律援助。
承办律师在征得白某某授权同意后,向端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要求白某某儿子返还财产的民事诉讼。2021年,该案在法院进行了两次开庭审理,关键证据的缺失导致庭审争论激烈。承办律师据理力争,尽力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同时,法庭主持调解,在律师的积极努力下,最终促成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在扣除近年来被告为原告修补房屋、添置生活用品、支付医疗费用等费用后,由被告返还63000元给原告白某某。被告当庭通过转账返还钱款给原告,母子也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记者】吴晓娴
【通讯员】粤司宣 杨爱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