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指针转向2023,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一年。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回首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一起战疫情,稳增长,保民生,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也留下了太多的感动。
过去一年,东莞两级法院在各个岗位、各个战线上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他们有的奋战在审判执行一线,有的在工作之余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用行动践行着东莞法院人的使命担当。
便民利民 守正创新
每天早上八点三十分左右,在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吴丽冰在便民导诉窗口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诉讼服务中心是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第一站,也是法院服务群众、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在立案庭工作期间,吴丽冰发现,有些当事人因为对法院立案流程不熟悉而跑了不少冤枉路。在她的建议下,早在2010年,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创设了便民导诉窗口,目前该窗口平均每年接待当事人约18000人次,指引当事人到其他部门办理事务约3000人次,出具补充材料通知书约4000份。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她都会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2015年1月起,吴丽冰以法院官网为依托,创新性推出了功能完善的网上立案平台。2017年,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网上立案平台实现了与省法院综合业务系统无缝对接。除此之外,吴丽冰还积极参与一站式法院建设,畅通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巡回办理等“厅网线巡”一体化诉讼服务渠道,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的服务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广东省诉讼服务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
铿锵玫瑰 “她”力量
2016年12月1日下午一点钟左右,陈某在驾车过程中与2岁女童小慧发生碰撞,导致小慧身受重伤。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住院治疗,虽然小慧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尽管小慧在住院治疗期间,车主投保的保险公司先期垫付了部分医疗费,但是后续的康复治疗费用仍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小慧家已经拿不出钱给孩子治病了。为了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早日拿到赔偿金进行康复治疗,小慧家人将保险公司和肇事车主告上法庭。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合议庭的法官邝彩珍接手这一案件后,认为小慧的家庭确实非常困难,而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度不一定能弥补这个家庭的伤害,于是多次做车主的工作,希望她也能做出一定的赔偿。
最终,在邝彩珍的多次调解下,肇事车主陈某同意在保险理赔的范围之外,赔偿小慧238000元,这一结果不仅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
善啃“骨头案”的执行法官
生效的法律裁决能否得到执行,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关系着法律的威严,如何走好“最后一公里”的执行,也考量着执行法官的智慧。
今年43岁的江建华2003年进入东莞法院系统,19年来一直坚守在基层法庭,承办案件近万宗。2020年,长安乌沙当地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企业因拖欠房租被出租方申请强制执行,除需偿还拖欠房租外,还要求他们搬迁。
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江建华和执行团队分析,倘若强制搬迁,企业估计难以迈过这道坎。于是就主动跟双方沟通,一方面敦促企业逐步偿还拖欠的房租,另一方面告知申请执行人目前企业所处的困境,但是由于双方之前积怨太深,申请执行人开始并不愿意作出让步。
如何恢复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信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江建华和执行团队主动介入,每个月敦促被执行人及时清偿所欠房租,同时也将被执行人积极寻找新厂房的进度反馈给申请执行人,为双方之间重建信任打下基础。经过江建华的多次协调,被执行人用了三个月顺利搬迁,也清偿了申请执行人的约287万元执行款,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校园法官护航成长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信仰最好的支撑,也是最好的普法实践。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体现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凸显了执法主体对普法的重要责任。在桥头镇,来自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桥头法庭的6名法官就和当地13所中小学校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关系,实现“法官进校园”全覆盖。
2022年12月1日早上,一堂由法官担任主讲“老师”的普法教育课在桥头镇第四小学开讲。
未成年人能否自行决定纹身?什么是校园欺凌?网络上哪些行为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法官钟凤媚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宪法的相关规定娓娓道来,使国家、平等、公民等概念深入师生心中,也让师生们清楚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权利,遇到问题时该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善行善举暖人心
2022年,东莞法院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期政法干警的时代风貌。邱霞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一名书记员,2022年8月16日下午6点钟左右,邱霞下班后驾车送孩子去上游泳课,在途经塘厦镇一高架桥时,突然看到两名小孩独自行走在机动车道上。
两个小孩独自走上车流量很大的高架桥上,险象环生,邱霞来不及细想,在仔细察看周边路况后选择了减速停车,为孩子挡住后面的车流,并劝说孩子上了自己的车。
在车上,邱霞询问孩子后才得知,这两个孩子是趁妈妈午睡时乘坐公交车偷跑出来玩,结果忘记了回家的路。随后邱霞拨打了110求助,把孩子交给民警后才驾车离开。在邱霞看来,自己只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没想到高架桥上这惊险又暖心的一幕被附近的公共视频监控拍了下来,而她的举动也赢得了交警和网友的点赞。
上述这些熟悉的面孔仅仅是东莞法院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不仅践行着司法的公平正义,更传递着司法的温度。在过去的2022年,东莞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诉讼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多元司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护航经济发展更加有力。展望2023,东莞两级法院将继续从民众多元司法需求出发,让司法更贴近群众,不断增强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来源:法庭内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