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回落,但接下来全市各大医院将迎来感染患者的救治高峰,全市医疗机构面临新一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考”。面对急剧增加的医疗需求,东莞各大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扩容医疗资源,守护全市人民健康。
据介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阳性患者收治人数持续飙升,尤其是发热门诊、门急诊等科室,接诊压力巨大,而医护人员先后感染,部分人员症状严重请假,面对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为保障医院诊疗工作正常运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医院全面调配医疗人员,从各科室抽调30多名医生、20多名护士,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充实到发热门诊,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在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及时将体检中心临时改为发热门诊病区,进一步提升发热患者接诊能力。
2022年12月1日-30日中午,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人数高达27566人,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高达36835人;发热门诊单日最大就诊量达2365人次,急诊单日最大就诊量达1307人次。院前急救以前平均每天11趟,近期平均每天42趟。
该院进一步畅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优先抢救、优先住院,全力保证危急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全力保障平安东莞。
作为全市急危重症的“兜底”单位,市人民医院全面强化重症救治能力,增加重症救治资源配置投入,腾出病区用以开设重症医学科(感染一区),增加32张收治床位,收治新冠感染合并其他症状的病人。同时,通过建立急诊患者医院内快速分流机制,有效识别并快速将急诊重症患者收入病房。
ICU近期收治的患者中,很多是老年人,或合并有心肺功能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疾病。市人民医院充分承担着全市医疗龙头的职责,全市医院病情较重的基本上也都转诊到这里,ICU每天都是满负荷运作。医务科从各科室抽调了20名医生骨干、护理部抽调了70名护理骨干投入到ICU中,确保重症救治工作正常开展。
随着东莞第一轮新冠感染高峰的到来,全院护理人员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压力。
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朱小冬说:“我们号召全院护理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很多护士在发烧后,很快就返岗回来支援医院工作,也有很多护士长直接带病坚守在岗位上。患者咳嗽,他们也咳嗽,患者能休息,他们不行。他们身体还未康复,带着嗓子疼、全身酸痛等症状努力坚守一线,最大程度保障了诊疗工作有序开展。”
感染门诊和急诊科是这轮疫情的“第一关”,尽管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被感染,可是她们秉承高度的责任感,毫不退却,不少护理人员顶着身体严重不适,在自行服药和穿戴好防护服后,继续奋战在一线。
为提升全市护理人员对重症早期识别的接诊能力,保障东莞重症及儿科救治任务的护理人力储备,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已经培训准入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306人。另外,修订《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预案》,切实提高了对新冠感染疫情下的护理服务能力。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是新冠感染孕产妇和新冠感染儿童的重症救治单位,承担着全市危重新冠感染孕产妇和新冠感染危重儿童的转运和救治任务。为加强医院近期的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对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要求各科室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组织专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近日,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就救治了一名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及时挽救了患儿的生命。介入科团队给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新冠阳性孕妇做球囊手术,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护理部迅速组建儿童重症医学PICU护理人员第一、二、三阶梯共89人,重症医学ICU护理人员共92人,调配支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30人。产科从2022年12月10日收治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开始,派出产科医护团队坚守发热门诊负压病房,负责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的救治工作。
随着疫情高峰的出现,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重症监护室扩增30张床位,增设产六科、儿科五区,新增CRRT、监护仪等一大批相应设备情况,全力救治孕产妇和儿童阳性患者。医院迅速把住院部产三科、产二科相继调整成为阳性病区,满足更多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的住院需求,保障了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的住院和分娩安全。
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医院迅速扩容发热门诊、呼吸病区、重症病区,全力提升医院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目前,呼吸内科病区由2个扩增到13个、床位由60张扩增到360张,努力满足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重症医学科原26张床已扩展到32张,并一直满负荷运转。
【记者】欧雅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