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第”将军府保存尚好。 潮州日报记者 庄园 摄
湘桥区磷溪镇仙美村位于潮州韩江东岸,依七屏山之尾,傍金山溪之中,因地处七屏山脉山羊之末,故迹称“山尾李”、“大山尾”。仙美村水土肥沃,自古以来农耕文化甚发达,其曾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仙美村地灵人杰,素有“文化之乡”、“革命老区”、“知名侨乡”、“菱角之乡”之称。
红色金吾第
仙美村这个古朴的小山村有着近600年历史,至今保留了多处明、清时代的建筑。“金吾第”将军府就是仙美村的地标建筑之一。
仙美村是清代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副总兵李青的故乡。据相关记载,金吾第将军府系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李青卸任回乡之后建造的,坐北朝南,其建筑独特之处是针对建筑用地东西不足、南北有余的特点而因地制宜。主体为三进二天井二厅,加后面仓库、后书斋,两侧都建有火巷。前面不仅有内埕,还有外埕,建筑总面积达到2109平方米,折合3.1亩,至今约400年历史。
金吾第将军府不仅承载着仙美李氏的历史荣耀,还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
革命战争年代,李青的后裔李开胜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反蒋工作。1938年,李开胜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回广东原籍,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潮汕地区多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胜利,时任中共潮澄饶县委书记许士杰决定成立秋东武工队,开辟新区斗争,李开胜被任命为武工队队长。
“秋东”是指当时的秋水乡、东厢乡地区,涵盖今官塘、铁铺、磷溪山前片,以及溪口、仙田、塘边、埔涵等村,即韩江东岸一带地区。由于仙美村抗战时期有群众基础,又是李开胜家乡,且背靠七屏山脉,有战略位置上的优势,故秋东武工队将仙美村作为秘密据点。李开胜就是在“金吾第”先祖李青住房中开展日常工作,许士杰、李习楷、余锡渠等中共地方领导干部,也曾多次聚集于此开会议事。
秋东武工队在仙美村宣传政策、扩大影响,得到许多村民的拥护,村中建立起地下基干民兵队150多人,一般民兵100多人,并输送一批青年学生、农民上凤凰山革命根据地参加武装连队。
1949年,李开胜率领秋东武工队,展开风云激荡的地下对敌斗争,为潮汕解放作出积极贡献。仙美村遭到国民党联防队“围剿”,武工队闻讯由村后果园撤退,隐蔽于七屏山上,借着夜色安全撤离,保全了有生力量。4月,在中共潮澄饶县委地下工作者的策动下,汕头警训所学警中队长卓积基率队起义。李开胜和武工队副队长余堂等奉命进汕接应,同时在仙美村安排好后勤工作,准备迎接起义队伍进村歇息。因情况变化,起义队伍未经过仙美村,后勤队员便把准备好的食物送到北坑交通站。4月下旬,潮澄饶县委组织突击队,准备攻打驻隆都店市深田仔的饶平自卫大队第6中队许在和部。突击队先在仙美村隐蔽,武工队派副队长余堂、队员李彦川配合作战,同时派麦希、陈枚等到仙田公路烧毁桥梁、切断电线,在外围袭扰敌人,其他同志负责运输弹药和后勤保障。是役战况十分激烈,几乎围歼敌军,李彦川一马当先,击毙敌警察局长。武工队随后向店市老百姓开仓放粮。
秋东武工队还在周边实行统战工作,通过对秋水乡乡长的开导、争取,顺利接收秋水乡公所,缴获枪械十多支。取得开明士绅的支持,建立武工队联络点,秘密救治游击队伤员,筹集器械、药品支援凤凰山根据地……
1949年8月底,潮汕解放在即,秋东武工队接上级指示,全力做好政权接收工作。10月,潮汕全面解放,李开胜任潮安县第四区委书记兼区长,同时筹建各乡村农会。至此,武工队完成了对敌斗争任务,工作重心转入政权建设。
位于村子中心的李氏家庙,始建于明代中期,悬挂着“赵郡宗派”的匾额,代表李氏族人的宗族派系的来源。已故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家李开麟先生就出生于此。
……
近年来,村里坚持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弘扬历代名人雅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仙美村通过打造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其他“两委”干部担任成员,并邀请乡土文化人才、党员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等组成志愿队伍,围绕学习红色历史文化、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定期举办潮剧演唱、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村庄发展筑牢干群思想根基。
菱角之乡
除了李氏家庙、文昌阁、金吾第将军府,仙美村还有远近闻名的“仙美菱角”。“样子像元宝,角儿两头翘,硬皮包白肉,要吃湖里找。”——这说的便是菱角。得益于金山溪良好的水质,仙美菱角美味爽口,深受青睐,其中尤以金珠池菱角最出名。
每年7月,是菱角采摘销售旺季。蓝天白云,碧波荡漾。菱池里,菱叶铺满水面,湖面上,菱农们划着菱角船采菱,呈现一幅岭东水乡美丽场景。
金珠池菱角之所以负有盛名,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菱,背倚七屏山、前临金山溪的优越条件,造就了金珠池菱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仙美村种菱有着近500年历史,该村历代祖辈不断积累经验,从如何利用土地、选种、间苗、除虫到施肥,总结出一套属于仙美人自己专属的种植方法与技巧,并世代传承至今。仙美村地处金山溪边,种植户巧借地利,采用引水进池的方法种植菱角。金珠池周围没有遮挡物,通风透气,有优质的水土和充足的光照,使这里生产的菱角壳薄肉饱,味甜内脆,煮熟以后,角蒂边的一滴红点像朱砂一样,汤水清莹,嫩角、植(老)角都熟而不烂,深受食客青睐。
近年来,仙美池塘优质的水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珍稀的水雉在此落户。优雅的水雉在菱丛间跳跃舞动、悠闲自在觅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到此拍摄。
菱角是仙美村的主要特色农产品,目前全村种植菱角近200亩,每亩每年产量约5000斤。2022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菱角商标,统一销售礼盒外包装,制作宣传小册子,推动菱角产业的发展。
新鲜菱角保鲜度较短,最好在48小时内食用。如将新鲜菱角置于冰箱速冻,则可保存6个月。为进一步做大菱角产业,仙美村将通过修建冷库,延长菱角贮藏保鲜时间,搭建完善的菱角电商供应链体系,依托网络拓宽菱角销售渠道,让仙美村的菱角走得更远。
文/潮州日报记者 李灿霞 图/潮州日报记者 庄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