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2号线开通“满月”,载客611.74万人次|深圳楼市早7条

南方+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深圳楼市早7条》总第580期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① 地铁12号线开通“满月”,载客611.74万人次

深铁集团披露,深圳地铁12号线已开通运营满一个月,期间地铁12号线累计运送乘客611.74万人次,开行列车1.11万列次,列车正点率99.98%,整体运营安全平稳有序。

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28日,深圳地铁12号线工作日日均客运量20.67万人次,周末16.78万人次,单日最大客运量在2022年12月9日约28.7万人次,总体客流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据了解,历经30天的初期运营,目前地铁12号线形成了明显的工作日“潮汐客流”特点,在早高峰8点-9点期间,灵芝往新安公园方向为最大客流区间,断面客流达1.5万人次/小时;晚高峰18点-19点期间,桃园往南头古城方向为最大客流区间,断面客流达1.11万人次/小时。

除此之外,新线开通也为更多沿线片区的市民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12号线进站量前五的站点分别为灵芝站86.68万人次、南山站67.78万人次、桃园站53.15万人次、南油站47.94万人次、海上世界站26.35万人次。

② 3650套交房!安居澜庭保障性住房交付钥匙

12月30日,由市人才安居集团旗下光明人才安居公司开发建设的安居澜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项目举行交钥匙仪式。

安居澜庭项目2019年6月开工。作为光明科学城配套区重点建设项目,安居澜庭项目紧靠6号线支线中大地铁站,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包含11栋超高层住宅楼和1栋3层幼儿园,项目建成后将提供保障性住房3650套,主要用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教职工保障性住房。

③ 深圳一年新增40家上市企业,南山区当年上市企业占到全市43%

日前,专精特新 成就未来——深圳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通创新路演暨创新产品展示对接会在南山区档案服务大厦举行,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6个产业的32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创新产品发布、展示及对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深圳新增上市企业达40家,力争到2025年深圳上市公司总数超过600家。

本次对接会以“我帮企业找市场”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南山区创新发展优势,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推动项目、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充分撮合匹配,护航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行稳致远,打造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深圳样本。

深圳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创业密度高、创新活力足。为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圳先后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据统计,截至目前,深圳有240多万家中小企业。深圳正在抓紧研究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全市之力建立健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对接会上,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还介绍了深圳市为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行动”计划的情况。据了解,“星耀鹏城行动”计划是深圳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包括建立全市企业上市数据库、搭建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任务,力争到2025年深圳上市公司总数超过600家。在上市企业数量上,南山区一骑绝尘,截至2022年12月9日,全年上市17家企业,占全市的43%;在待IPO企业数量上,南山区位居第一,正在辅导的拟IPO企业有41家,IPO在审企业有16家。

④ 广州:深化二手房“带押过户”“交房即交证”

日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便民暖企服务的通知》。

通知要求:

深化二手房“带押过户”。联合相关银行机构加强业务协同,灵活开展登记业务合并办理,实现企业群众办理在押不动产转移登记时,无需提前归还旧贷款、注销抵押,即可一并完成过户、新设抵押和发放新贷款等手续,进一步减少办事成本和时间。

深化“交房即交证”。全面推行增量房转移登记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全市范围内房地产开发项目均可网上申办“交房即交证”服务,通过线上审核、缴交税费,实现购房人在交房现场即可领取不动产权电子证照,具备条件的现场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推行“交地即交证”。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同时,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前进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办证准备,在企业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后1个工作日内核发《不动产权证》,加快项目落地开工。

⑤ 许家印新年发“家书”,称今年是恒大关键年

据媒体报道,1月1日晚间,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公司内部发出了一封《致全体恒大人的一封家书》引发关注。在内部信中,许家印总结了恒大集团2022年全年的表现并对恒大2023年重点工作作出规划。对此,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恒大集团证实了该内部信的内容。

许家印表示,2022年恒大地产732个保交楼项目全面复工,全年累计交楼30.1万套;恒驰汽车三年磨一剑,实现了恒驰5的量产和交付;恒大物业尽心尽力服务超千万业主;海花岛稳步运营,累计接待游客760万人次。

⑥ 百强房企拿地放缓,2022年总额同比降近五成

2022年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企投资力度大幅下滑,全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近五成,近四成百强房企投资暂停,超一半新增货值集中于10强房企,市场优质土储资源更向头部房企集中,其中,有16家央企拿地总额超6000亿元。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展望2023年,业内人士预计,房企投资依然将保持谨慎的态度,土地市场的分化也将持续。深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这5大城市群、投资聚焦在核心一二线城市仍是投资上策。

⑦ 长春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三孩家庭”额度可提高20万元

据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2022年12月31日,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长春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购房所在地在长春市主城区及开发区(不含双阳区、九台区),有共同借款人的,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为90万元;无共同借款人的为60万元。对生育、抚养二孩、三孩的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二孩家庭”贷款额度可在单笔贷款最高额度基础上提高10万元;“三孩家庭”贷款额度可在单笔贷款最高额度基础上提高20万元。

来源综合自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证券时报、深圳房信网、央视网

【撰文、制图、整理】冯少文 邱永宽

更多《深圳楼市早7条》

   南方+ 冯少文 制图

编辑 王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