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番禺区多所中小学组织线上期末质量测试。居家学习的效果怎样呢?市桥中心小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网课生活阻挡不住同学们在线学习、自律成长的脚步。学校教师与家长携手,紧牵着孩子们,带领他们沉浸在线上课堂的环境中,活跃于线上学习的氛围里。家校共建,用爱的激励温暖孩子。
市桥中心小学家校联动提高在线教育实效 在居家线上教育期间,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心育科,迅速联合组织“家校连心桥”家访活动,全体任课教师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对孩子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孩子居家学习情绪、心理状态,居家学习与作息情况,学习设备、家长陪同等情况。家访活动做到每周一次,不漏一人。 基于“全方位保护孩子”,学校每周召开一次线上家长会,针对当前各方面情况进行工作宣传和工作小结,先后召开了《用爱守护 向阳生长》《让我们做一名有智慧、有耐心的家长》《接纳与爱 让居家生活更美好》等主题线上家长会,筑牢安全网,牵紧孩子手,鼓动学习劲,温暖家长心,呵护学子健康成长。 学校结合德育、防疫、安全、心理等内容,适时开展主题班会课,引导学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深入了解防疫知识,加强安全教育,调适心理健康,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先后开展了《“疫”路同行 护“心”有方》《小学生网络安全记心间》《宪法伴我成长》《拥有乐观心态 传递积极能量》等班会课,全方位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护“身”又护“心”。 此外,学校教导处在居家学习期间,在各学科开展“点对点行动”,由科组长实施顶层设计,针对学科不同特点,通过线上学科研讨,有针对性地在班中建立“帮扶学习小组”,对冰冷的屏幕“破冰”,陪伴线上学习的“小蜗牛”一起冲线。 “在这期间,每一户家庭都承载着沉重的压力,每一位孩子都在努力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都努力克服着各种困难,出色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学习任务。”学校负责人表示,师生以《感动的力量》和《感恩有您》的主题卡片形式,记录线上学习期间深受感动的话语,这成为了线上学习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兴小学:携手家长开展“云共育”活动 线上教学期间,市桥东兴小学充分发挥企业微信的即时通话和视频功能,携手家长开展“云共育”活动,其中包括“亲子云游戏”“师生云交流”“班级云分享”等一系列共育活动; “亲子云游戏”中老师们通过词语接龙、英语单词“大侦探”等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不但创造了亲子间的沟通机会,还巧妙地巩固复习了学科知识,点燃学习的热情。 在“师生云交流”中,老师、家长、同学共同围绕居家线上学习的话题,说说最开心的事、最不开心的事,以及通过视频会议让同学们微笑接龙,给居家线上学习已久的同学们“开通”宣泄心中压抑的渠道,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在“班级云分享”活动中,同学们不但可以推荐居家线上读到的好书、好故事,还可以分享线上学习期间作息时间上的安排和感受,分享新奇的活动和居家小游戏,让同学们从中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给看似平淡的居家线上学习,增添更多的活力和居家学习的智慧,明白线上亦韶华的道理。
加拿达外国语小学剑桥郡校区: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线上学习期间,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加拿达外国语小学剑桥郡校区课程团队规划了系统的“初中线上劳动课程——爱与感恩”,连同语文、历史学科等一起跨学科学习,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爱与教育润物无声。 “不是厨神胜似厨神”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出美食,还吸引了外教老师热情的加入,隔着屏幕分享他的西方美食大餐,激起了学生们满满的美食欲望,外教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做西式美食,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 居家正好可以在劳动课程下,为自己的房间来一场“断舍离”,孩子们前后大变化的动手“改造”,看着放下手机把居家生活收纳的有条不紊的他们,孩子乐了,家长乐了,大家其乐融融。 居家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们缺少了“距离产生的美”,随之而来的是“相看两相厌”的情绪悄然滋生。眼见有些孩子们和父母的情绪越来越大,结合劳动课程的感恩教育,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以“爱就大声说出来”为主题活动:有的年级结合历史课“长征”内容的学习,听长辈讲长征故事,听长征歌曲,分享长征精神的感悟,进行亲子活动;有的同学录制了感恩父母的视频,还有的同学通过做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拉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冬天的暖阳暖进人心。
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强化心理干预 与“不确定”共处 在居家学习期间,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的心育工作不停歇。 学校心理教研组组长付晶晶老师介绍,针对同学们面临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情绪不良、亲子关系等问题,心理组的老师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线上心理课,内容丰富,每周给孩子们呈上一道“心晴甜点”。比如在低段部,开设“学会主动关注情绪的‘快乐泡泡’游戏”“帮助提高居家学习效率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以及“心理绘本赏析”等心理课程;在中段部,开设“正念书写减压练习”“寻找身边的社会支持力量,增强抵御困难的信心”,以及“通过改善环境来改善心情,提升居家学校效率”等心理课程;在高段部,开设“减压专题,学会与焦虑和解”“正面冥想练习”,以及“向内探索,寻找自我的无限可能性”等心理课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付晶晶老师还介绍到,针对特殊生的心理引导也一直在进行,特教老师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的《生活适应课程》远程指导孩子们的居家练习。 除此以外,学校心理组老师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集中了解同学们居家学习情况、亲子关系和目前面临的困难,及时掌握学生现状。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有家长表示,在居家学习期间,家校沟通频繁,各科老师正面引导孩子,现在孩子的状态十分良好,各科作业不仅没有落下,还有进步。其中,心理老师经常主动联系孩子,与她聊天,开解她,解答一些成长上的困惑,现在孩子每天心情不错,变得越来越外向了。
广州大学附属小学:笑脸征集活动守护学生成长 居家学习期间,工作和生活都会让家长产生焦虑,无形间,在亲子关系上就会传递这种紧张,造成一些关系的对立,可能会导致孩子们除了学业之外的心理压力。
如何巧妙地化解这种焦虑,让亲子关系更和谐呢?如何对家长进行一些有效的引导?如何家校联动,让云端,也能守护孩子成长呢?广州大学附属小学结合学校德育处的线上家长会,策划了一个班级的小活动——笑脸征集活动。 线上家长会前期,何春娜老师请家长帮忙拍孩子的一张笑脸照,采访孩子近期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把照片和小视频发送给她。 “目的有三。其一是让忙碌的家长有空观察孩子的生活,或者带孩子户外活动,来抓拍孩子的笑脸。透过镜头看看孩子,家长的感受初步就有了变化。其二是想让居家学习的孩子们脱离了集体学习的生活后,重新归纳总结自己的学习生活,寻找到生活的乐趣,让每一天都有思考。其三是想让孩子们在云端相见,以解彼此的牵挂,勾起同学之间的美好回忆,对学校学习产生向往。”何春娜老师说,家长们其实也一起感受到了班级孩子的变化,对生命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对家长共情,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包括对孩子接下来的线上直播课如何操作,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引。当家长和孩子在一起通过腾讯会议观看笑脸视频的时候,他们的惊呼和欢喜,是溢于言表的。当他们通过公众号,看到老师的话,再次看视频的时候,对自己的孩子又有了新的一些感受。 有家长表示,当在视频里看到孩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长大了,自己的孩子其实还是很懂事的。有家长表示,最近亲子关系比较紧张,自己斥责比较多,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还有家长表示,笑脸征集不仅是孩子的笑脸在云端相见,也是家长和孩子的一次云端心理重逢。
文 :刘莉 麦裕玲 通讯员 梁彩英 黄雪萍 陈莉 简锦仪 蒋恒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