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近年来,广东省不遗余力推动深化医改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十三五”时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总体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同时,广东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改革进程不一致的情况。
受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健康资源基础薄弱等因素,粤东西北地区不少城市医改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汕尾也是其中之一。近来,这个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海滨城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登高峰”的思路,积极扭转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谋求新的发展。
为此,本刊选派报道小组深入汕尾三县(市)一区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试图记录这个城市新阶段结合地方特色的医改布局,呈现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探索与付出。
▲新院区概念图
从广州市向东驱车3小时,驶过秀美的莲花山,感受到南海的风轻拂脸庞时,距离海丰县就不远了。进入县城中心的红场路,入眼便是夺目的中国红。这是一片红色文化街区,往里走几步便能看到彭湃纪念医院。
这所始建于1956年的医院看起来并不起眼,建筑楼外的白墙也开始泛黄。彭湃纪念医院副院长陈伯良自1993年毕业后扎根于斯,见证过它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专科不断细化、一床难求等盛况,也见证了如今受制于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人员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导致了招人难、留人难、发展速度放缓的窘境。
但这所以革命先烈命名的老牌医院从未认输,多年来,无论是寻求自我突破还是借力突围,始终在探索老牌医院的新生之道,以期为海丰县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自立,筑牢县域急救防护网
2022年2月12日晚8点20分,县城街头还弥漫着春节的热闹氛围,而彭湃纪念医院胸痛中心正在与时间赛跑。
“钟某,男,55岁,胸痛25分钟,心率58次/分,血压112/76mmHg,这是患者的心电图,请尽快回复。”海丰县区域协同救治微信群内,接连弹出黄羌镇卫生院发送的多条信息。很快,彭湃纪念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医师发出初步诊断:急性下壁、后壁ST抬高型心肌梗死。
这是一种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患者随时可能猝死,必须紧急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胸痛中心立即分工,一边指导黄羌卫生院做好院前急救,一边通知导管室激活设备,制定抢救应急预案,做好手术准备。
情况进一步恶化。转送过程中患者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到达彭湃纪念医院时已命悬一线。通过造影可见患者的右冠近端已完全闭塞,医生立即为其打通血管、植入支架。54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患者的冠脉血流恢复正常、心率渐趋平稳。从救护车到达至手术结束,99分钟,比赛赢了。4天后,患者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自胸痛中心建成以来,这样的赛跑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2018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尽快完成五大中心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重点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这让一直以建成三级医院为目标的彭湃纪念医院找到了方向。
早在2003年10月,彭湃纪念医院就设立了汕尾市首家危重症救治室(ICU),并多次进行改造升级,优化抢救流程。尽管有一定积累,但搭建胸痛中心需要更全面的救治网络。为此彭湃纪念医院选送多名医护人员前往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同时,在最靠近医院大门的大楼腾出足够空间,为胸痛中心配齐硬件设备。
2019年8月,胸痛中心正式成立。很快,一位急需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送来,值班医生们有些紧张,大家没有此类手术经验,不敢贸然行动。接到报告后,医院领导认为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全力支持立即手术。受到鼓励,在多学科协作下,医生将进修学到的技术充分发挥,手术顺利结束。之后一个月,胸痛中心又顺利完成10余例介入手术。
▲手术中
为进一步完善胸痛中心建设,彭湃纪念医院积极寻求合作,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的帮助下设立导管室,开展心脏介入诊疗业务。仅2021年,胸痛中心就完成了冠脉介入术536例、支架植入术361例。同年12月,胸痛中心顺利通过省级(PCI版)认证。
“近年来,胸痛中心采用多学科协作方式,不断优化急性胸痛鉴别流程,提高综合救治能力,从而保障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陈伯良说。目前,胸痛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人才队伍等均已健全。医院一楼的绿色通道时刻准备着,确保每一位患者能获取及时救治。与胸痛中心紧邻的卒中中心也已搭建完成,待确认人员配置后便能投入使用。
借力,大力推动学科建设
筑牢县域急救体系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让居民在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
海丰县与广州相距290公里,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小县城的发展速度与大城市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才出走,探索更多可能。前些年,彭湃纪念医院许多中层人才相继离开,招聘工作也接连碰壁。“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才能把患者留在县城。”陈伯良说。
好在新的政策和春天一起到来。2019年底,广东省启动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根据安排,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二院”)结对帮扶彭湃纪念医院,从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技术开展、科研教学和医院管理等入手,全面推动医院发展。
从此,彭湃纪念医院学科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不久前,65岁的黄老伯因长期胸闷来到胸外科就诊。检查发现,他的右侧胸腔有一串大气囊,也就是常说的肺大泡,严重时可发生张力性气胸导致死亡,必须尽快切除肺大泡及过度膨胀的肺组织,改善肺功能。
胸外科团队进行详细评估后,为其实施了胸腔镜下右肺减容术,将肺气肿、肺大泡及肺中的多处粘连完全分离,并尽可能地切除病变组织,保留了功能尚存的肺组织。术后,黄老伯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近年来,胸外科在深圳二院的帮扶下屡创佳绩,局麻胸腔镜胸膜和肺活检术、顽固性COPD气胸的数字胸腔持续负压引流技术等多项手术均填补了海丰县乃至汕尾市的技术空白。
其他学科也飞速前进。2021年6月,彭湃纪念医院神经外科在帮扶专家左大辉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一例小脑肿瘤切除术,这是医院首例高清显微镜下神经外科手术;同年8月,帮扶专家指导医院妇科成功实施首例小儿妇科腹腔镜手术,为之后将腹腔镜技术应用幼儿患者治疗奠定了基础。
为加深交流,深圳二院的妇科党支部多次来到海丰,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手术操作、教学等方式,让先进技术和理念在彭湃纪念医院落地生根。两家医院还共同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通过远程指导,原本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救治的患者,大部分在本地就能得到高质量治疗,大幅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帮扶还在继续,奇迹不断发生。2021年彭湃纪念医院三、四级手术已达200余例,同比增长11%,作为一个县级医院实属不易。“助力彭湃纪念医院升级建成三级医院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深圳二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彭紫元说。2022年4月,他作为第3批帮扶人才来到彭湃纪念医院,挂任副院长。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推动彭湃纪念医院检验科早日启动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助推更多学科发展。
再出发,老牌医院焕发新活力
“您记得让家人尽快来医院检查,千万别耽误。”彭湃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周雪强嘱咐一位肠癌患者,每次遇到此类患者,周雪强都会建议患者让直系亲属尽快检查。这是乡贤兼帮扶专家余少平推广的“十字筛查”法,即将筛查重点放在确诊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上,提高癌症早筛率。
相比于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肠癌普查,这种方法的确更适合家文化浓厚的县城。“有时候家人一句话,比我们宣传10句话都管用。”周雪强说。一周后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姐妹、舅舅都确诊肠癌早期,能进行根治性手术,不幸中的万幸。
从曾经只能做普通胃肠镜检查的小科室,到现在能解决90%以上的消化道常见病,还能开展三、四级手术,消化内科的壮大离不开余少平的帮扶。
2018年4月,在县卫生健康局帮助下,彭湃纪念医院邀请到定居东莞的海丰籍专家余少平教授对消化内科进行一对一帮扶。每个月,余少平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彭湃纪念医院指导科室业务。
帮扶期间,他发现由于费用高、麻醉技术有限,当地无痛内窥镜检查应用并不多,于是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倾囊相授。在内镜检查中,医生通过引导患者呼吸配合,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让患者少花钱、少受罪。
得益于潮汕家文化的滋养,和余少平一样愿意帮扶家乡医疗卫生事业的海丰籍专家还有很多。“2018年起,一些乡贤就自发组成了隐舍医疗专家团队,以‘传、帮、带’模式帮扶海丰,培育了一批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为海丰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海丰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吴启帆说。2022年7月23日,在海丰县卫生健康局支持下,海丰县“隐舍乡贤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百余位专家自愿加入。除了亲临指导,工作室还搭建了5G云会诊平台,可使县域内的疑难病例得到专家的线上指导,获得及时救治。
“彭湃纪念医院是县域内的龙头医院,县卫生健康局全力支持其发展,也希望他能带动其他医院发展,一起实现海丰县‘大病不出县’的愿景。”吴启帆说。2022年,县卫生健康局拿出180个人才指标,明确本科生免笔试直接面试,为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招兵买马,帮助彭湃纪念医院破解人才紧缺难题。
在海丰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健康局支持下,好消息还在传来。2022年8月3日,海丰县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签约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决定由后者选派专家担任党委书记、院长,全面托管彭湃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表示,孙逸仙纪念医院将把先进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带进彭湃纪念医院,通过推进学科建设,建立智慧型医联体、专病数据库,培养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等方式,全面提升彭湃纪念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2022年9月16日,新任党委书记、院长任命大会现场
9月16日,孙逸仙纪念医院徐安平、肖治宇两位教授正式上任,分别担任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书记与院长。“未来,两院将利用紧密型医联体优势,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把学科做强,把技术做精,充分发挥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作用,探索建立省市县镇四级分级诊疗新模式,全面提升海丰县医疗卫生的综合服务能力。”就任大会上,两位专家型领导许下诺言。
与此同时,彭湃纪念医院新院区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新院区占地6万平方米,总投资10余亿元,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后床位可达1500张。今年恰逢建院66年,彭湃纪念医院也迎来了事业澎湃发展的机遇,将更好地守卫着一方居民的健康。
记者 | 王璐
编辑 | 王侃 吴秋秋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