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0月增城区正式启动企业安全生产区域风险电子地图项目后,截至目前,区域风险电子地图项目一期基本建成,宁西街、新塘镇、仙村镇等镇街涉及工矿商贸等多个行业数百家企业积极响应,首批上线该项目系统,通过信息技术赋能安全生产,筑起安全“防火墙”,为安全生产动态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增城依托区域风险电子地图系统进行梳理、科学排序,可排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以“红橙黄蓝”四色将风险等级由高至低进行分级管理,同时严格实施隐患排查闭环管理,让企业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治到位。
区域风险电子地图系统
从以下六个方面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01
提升企业风险点可控化水平
利用风险电子地图自带的风险点标准库与企业有关设施设备进行匹配,以清单的形式将所有风险点一一列明,可有效提升企业风险辨识能力,为下一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02
提升企业风险区域清单标准化水平
系统根据企业空间和功能区分布综合划分管理区域,对每个管理区域的风险点进行逐一辨识,并指定各区域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负责人,切实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岗到人,为企业推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
03
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措施规范化水平
将辨识出来的风险点录入风险电子地图之后,风险电子地图将依据内置法律规范库,自动为每一个风险点匹配出相应的管控措施,有效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04
提升企业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水平
风险电子地图根据风险点固有的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频率要求,每天自动生成每个区域的隐患排查任务清单并发送至区域隐患排查负责人,督促其每天按照要求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初步解决长期以来企业隐患排查随意性的问题。据立中锦山等试点企业数据统计,每个区域每天隐患排查工作量减少为半小时至一小时。
05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档案资料信息化水平
利用系统内置的“管理体系”大类,可有效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台账资料,基本解决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流动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延续的问题。此外,风险电子地图的线上存储功能,可长时间储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痕迹,保障企业随时能够调取每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记录。
06
提升监管部门信息监控可视化水平
镇街应急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安全监管部门可通过数据大屏的线上化监管,迅速查看和搜索管辖范围内所有企业的分布情况、企业风险等级情况、整体风险点情况和单个企业的内部区域分布情况、区域具体风险点情况、隐患排查动态情况等信息,有效提升了行业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加快区域风险电子地图
风险管控技术落地见效
推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进一步夯实全区整体安全基础
下一步,区应急管理局将工作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发动更多企业上线风险电子地图,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动态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落地生根。
二
提升企业系统操作培训标准化水平,尽早尽快教会企业学会风险点更新辨识和隐患排查等系统基本操作,确保风险电子地图系统有效发挥效能。
三
持续优化风险电子地图监督检查功能,确保在实现网络化监管的同时,能迅速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监督检查计划并予以实施,确保安全有保障、监管有效率。
来源:区应急管理局、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婧琪
编辑:刘樱洁
责编:黄家荣、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冉悦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