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马蹄化身“致富果”,产业推动富民兴村

南方+ 记者 叶志强 2022-12-30 16:26

“我们的山水马蹄上市啦!个大肉厚,皮薄肉嫩,清甜无渣,欢迎大家来品尝。”冬至过后,天气渐寒。走进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一排排整齐的农田里,农户们在田间辛勤劳作,采收着新鲜马蹄,只见他们用耙子熟练地翻开土层,将一个个藏在土里的马蹄翻出来,再根据个头大小将它们分拣装框,丰收的喜悦为寒冬增添了一丝丝暖意。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地理条件优越,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拥有优质的土壤资源和天然的山泉水,对种植马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坐拥“丹霞机场、北江航道、乐广高速”等交通配套,辖区交通便利,农产品销路广、销售便利。目前全镇马蹄种植面积1450亩,产量达580万斤,产值约1740万元,主要集中于杨溪村、均村两大区域,马蹄产业在2020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名单。

“前几年村里集体土地流转,村民种植意愿不高,马蹄产业也不成规模,多亏有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马蹄,壮大产业,带领村民增收创收。”均村党总支书记郑雪文说。郑雪文所说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正是村民谭均德。

近年来,桂头镇党委、政府重视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党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基层党员的示范作用,积极推动村集体土地流转,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走“产业致富”道路。在镇党委、政府以及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作为党员的谭均德响应号召,成立均珠专业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种苗、化肥发放,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为村民提供专业种植技术培训,充分调动村民种植意愿。合作社从成立之初仅有19名社员,发展到今天已有107名社员,种植马蹄面积达550亩,年产值达500万元。

据了解,在2013年,均村马蹄种植面积仅有180亩,产值为50万元。到2021年全村种植面积达到650亩,产值达600多万元,参与种植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今年全村种植面积再创新高达到755亩,产量约227万斤,产值达700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谭均德介绍:“我们合作社主要秉承富农助农精神,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村民种植马蹄,参与我们‘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现在我们主要种植荸荠组培苗‘桂蹄3号’,其特点是个大肉嫩,清爽可口,我们会坚持做好品质把控,保证出品皆是精品。”

“富民兴村”的目标光靠种植引领还远远不够,合作社还注重品牌建设,注册“均珠”商标,带领农户们“触网通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产品有效衔接,帮助周边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均村马蹄”只是桂头镇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桂头镇党委、政府注重搭建村村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座谈会,围绕产业发展,让种植大户交流种植心得,分享合作社经营经验,积极推进“党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王龙围村、东岸村、阳陂村、杨溪村相继走上规模化种植道路。

目前,阳陂村香芋产业种植面积2937亩,产量880万斤,产值1770万元,已然成为乳源瑶族自治县最大的香芋种植地区;同时,杨溪村与均村地理优势相似,目前杨溪马蹄产业种植面积达300亩,产量90万斤,产值270万元,成为桂头镇马蹄种植第二大区域。

【全媒体记者】叶志强

【媒介助理】阙紫晴

【通讯员】王涛

编辑 杨韬
校对 杨远云
767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