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历史的雕塑家,它镌刻着奋斗的年轮,勾勒出变迁的轨迹。在峥嵘岁月中初心如磐,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在使命召唤下勇攀高峰,这是广东交通集团人鏖战着、奋斗着、希冀着的一年——
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先行段、潮州东联络线、金龙互通立交和荔湖互通立交等5个项目先后通车,挺起粤东粤西粤北的发展骨架;汕梅高速改扩建、揭普惠高速南延线、广深高速萝岗互通改造工程相继开工,打通广东省外联内通的穿梭“经脉”;深中通道“海底长城”合龙在望,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如火如荼,狮子洋通道主体工程发令起步;向创新发展转型、向市场化经营转型、向强化资本运作转型,高质量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交通强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猷中奔腾回响。广东省交通集团将全力发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主力军作用,着力打造交通强国广东新典范。
01
步履不停 建设投资再创新高
今年3月2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吴玉刚,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第一站张家口市桥东创坝园区最后一棒火炬手,完成了火炬接力。
正如火炬接力,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广东省交通集团在2022年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通车任务和年度计划开工任务,全年完成投资计划440亿元,完成省重点计划140%,再次交出了广东交通建设亮丽成绩单:
——超额完成2022年计划通车任务。在2022年计划通车的潮州东联络线、广惠高速金龙互通立交和荔湖互通立交2个项目按期建成通车的基础上,湛江机场高速公路一期、茂湛改扩建一期、深汕西改扩建(惠州段)3个项目超过124公里也提前建成通车,较原计划提前一年。截至2022年底,集团投资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达7973公里,占全省通车里程的72%。
茂湛高速改扩建一期工程。
——超额完成2022年计划新开工任务。在汕梅改扩建、揭普惠南延线等3个项目按期顺利开工的基础上,广珠东改扩建项目也提前开工建设。
“发挥国有企业作为稳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我们责无旁贷。”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小华介绍,今年年中,广东省交通集团将年初投资计划增加100多亿元,年内投资增幅变化之大、任务之艰巨创集团历年之最。
特别是对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广东省交通集团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设计工作,用地报批及施工招标工作,狮子洋、清花、粤赣惠河改扩建、汕梅改扩建、广珠东改扩建5个项目全部如期实质性开工建设。
同时,在确保基金的使用合法合规前提下,督促相关项目力争实现更大投资额,加快支出进度,基金项目超额完成省重点下达计划190%,切实发挥了政策性基金引导带动社会投资的作用。
同时,近年来,广东省交通集团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深耕南沙发展,在创新和产业上加快布局,为培育集团转型升级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大湾区城市腾飞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19年9月,利通金融中心项目正式动工,作为省交通集团第一个进驻南沙自贸片区总部基地。项目分三期滚动开发,一期工程今年底全面完工并竣工交付。建成后,利通金融中心将打造成南沙CBD中轴纯商务综合体,成为类金融、现代物流、土地开发、智慧交通等板块和要素的综合性总部中心。
南沙智慧交通产业园先导区项目也在加快推进。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庆盛区块,总投资约8亿元,业态产品涵盖科技实验研究中心、孵化办公及会议中心。将打造“产业创新,功能融合”的国家级智慧交通孵化器。现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和策划定位等前期工作。
02
只争朝夕 大项目跑出新速度
广东提出,要突出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大项目是稳经济、促产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广东省交通集团蹄疾步稳推进重大项目进度,发力智能制造,建设速度屡屡跑出新速度。
俯瞰伶仃洋,深中通道“卧海长龙”的雄姿已现雏形。中山大桥已合龙、伶仃洋大桥钢箱梁顶推快速推进、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已完成预制,“海底长城”合龙在望。
得益于智能制造的理念融合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深中速度”屡被刷新:在伶仃洋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师以“空中移动工厂”为理念,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是整合了混凝土桥塔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的智能化筑塔平台,能够随塔身施工进度同步爬升作业,东索塔建设“节节拔高”;全国第一条巨型钢结构智能制造“四线一系统”,智能化、流水化作业实现平均“一个月完成一个管节浇筑,一个月沉放一个管节”的建设速度。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及伶仃洋大桥建设现场。
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大桥主塔犹如“定海神针”,高耸入云。目前,项目多个工程建设迎来关键节点,全线桩基施工全部完成,5座“小蛮腰”主塔建设均已过半,首个TY型桥墩完工,狮山隧道全线贯通。
特别是在桥塔施工采用预制部品钢筋整体吊装工艺,黄茅海跨海通道大大减少高空作业风险,相比传统人工散绑钢筋的方式,将主塔钢筋施工效率提升4倍。
建设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推进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智能化、机械化,打造了全国首条隧道钢拱架全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建成后仅需1人操作,综合产能每天可达100节以上,工作效率较之前提高了50%,极大推动了隧道施工机械化、自动化进展。
同时,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广东省交通集团加快科技创新攻坚步伐,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智慧交通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深中通道世界首创海底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深汕西改扩建项目6项全国首创新技术打造“智慧新扩建”,广清高速开启高速通行数字人民币支付全省先行试点应用的新鲜尝试……一项项新技术新突破,展现着广东交通智慧,擦亮着广东交通科技品牌。在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上,广东省交通集团斩获5项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全年共获得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软件著作权39项,编制指南14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项18项。
03
春华秋实 高质量收官三年改革行动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
“立市场竞争的潮头,我们向创新发展转型、向市场化经营转型、向强化资本运作转型,以改革积蓄活力,以创新赋能发展,高质量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晓华介绍,广东省交通集团牢记“国企姓党”忠诚本色,以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把牢企业发展“方向盘”,切实把党的领导有效嵌入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厘清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界限,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同时,广东省交通集团按下优化产业布局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加速键”,全面完成“两非、两资”清退处置、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实现管控效能不断提升,企业活力持续迸发。今年,利通科技入选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名单、华路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做法入选广东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案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一年来,广东省交通集团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各单位广泛结合实际,纷纷以组织生活、知识竞赛、党课、讲坛等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贯,推动在集团各个角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时,落实“强引领、深融合、重实践、创特色”工作机制,广东省交通集团聚焦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难点、基层党员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推进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开路先锋”工程,精选“点燃党建‘红色引擎’擦亮黄茅海塔柱名片”“深耕‘党员责任区’,争当高速公路改扩建领域领跑者”“构建‘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26个项目列入集团2022年“开路先锋”工程项目库,持续提升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广东省交通集团粤运交通《创新打造“粤运快车+红色精品线路”模式,让党史学习教育“一路力行”》入选《广东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集》。大潮高速“新时代红色交通线”、利通科技“第一动力”品牌分别荣获“第一届公路交通行业优秀党建品牌”之二十佳品牌和优秀品牌荣誉。南粤交投、深中通道、大潮高速、新博高速党建工作入选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提名。
“坚持协调联动、汇聚合力,党建成为集团强大的红色凝聚力,推动年度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实。”邓小华表示。
04
担当实干 交通延伸美好生活
人民交通为人民。广东省交通集团在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中积极发挥国企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用实际行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尽显国企风范。
一年来,广东省交通集团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大责任”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涌现出“广东好人”张容华无偿献血21年点亮百余人生命之光的感人事迹。
抗击疫情,挺在一线。在广州疫情最严峻之时,广东省交通集团召集起一支近300人的抗疫突击队,发动了超过240名居家党员职工就地转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跨境车辆驰援香港保障抗疫物资的24小时不停歇运转,海峡骇浪目睹了粤运快车护送海南滞留旅客的紧急奔赴。
急难险重,冲在最前。台风中、汛情前,广东省交通集团人筑起防风防汛的坚强“屏障”;春运期、国庆假,“路政蓝”+“志愿红”的靓丽之色守护着群众出行的舒美畅途。
共同富裕,聚力成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目标新任务下,广东省交通集团点多线长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化作农产品展示台,打通农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用高速路延伸着乡村人民幸福路。
在披荆斩棘中收获硕果盈枝。广东省交通集团收获一系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21—2022年度十大桥梁人物”“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中国路姐团队”等荣誉。
惟实干者成,惟进取者勇,惟担当者胜。“建设交通强省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催人奋进,助力‘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建设等重大战略布局重任在肩,我们在矢志一流的征途中全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用实招实绩努力当好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开路先锋。”邓小华表示。
完成项目
◆潮州东联络线◆
潮州东联络线位于潮州市境内,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6.3公里,双向4车道,连通宁莞、沈海两条国家高速,为广东省“高接高”重点工程。
项目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粤东区域高速路网,优化潮州市高速路网布局,对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湛江机场高速公路一期◆
湛江机场高速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全线长约25公里,双向6车道,分为一、二期工程实施,一期工程长约18公里,二期工程长约7公里。
项目全线通车后,将连通机场环路、汕湛高速、调顺大桥、吴川支线等多个路段,将促成粤西地区多条高速公路与粤西新空港的连通。
◆茂湛改扩建一期◆
茂湛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茂名市电白区观珠,终于湛江市麻章区高阳,全长约108.59公里,按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分两段建设。观珠至林屋段2022年建成通车;林屋至高阳段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促进粤西地区与珠三角串联互通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作用发挥。
◆深汕西改扩建(惠州段)◆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是目前广东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起于陆丰市潭西镇,路线向西途经汕尾市城区、海丰县、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惠州市惠东县、惠阳区、深圳市坪山区,终于深圳市龙岗区,全长约146公里,其中惠州段全长约62公里。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惠州段吉隆至淡水东互通49公里已完工,全线将于2024年全面建成通车。改扩建完成后,项目全线将拓展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提升至120公里每小时,路基宽度由24.5米拓宽至42米,将大幅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广惠高速金龙互通立交和荔湖互通立交项目◆
金龙互通立交项目位于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镇北部,是连接金龙大道和广惠高速的服务型互通立交。项目建设规模为主线拓宽改造长度1.01公里,互通匝道总长2.74公里,新增出入口1处,车道数为5进6出,共11条车道。荔湖互通立交工程位于增城区石滩镇北面,增城碧桂园以南,增江以西,北与荔湖新城相邻,建设规模为主线拓宽改造长度1.26公里,互通匝道总长2.32公里,项目配套设置出入口1处,车道为4进4出,共8条车道,极大方便车辆往来增城中心城区。
【文/图】袁佩如 粤交集宣
【来源】南方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