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良种升级产业,陆丰陂洋菠萝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方+ 记者

当前正值菠萝生长期,陆丰市陂洋镇洋口村葫芦坳南片,近千亩菠萝种植基地内,深绿色的菠萝果丛一棵挨着一棵,场面壮观。在此种植菠萝的陆丰市仁展种养专业合作社(下称“陆丰仁展合作社”)负责人谢荣谭介绍,今年冬季雨水均匀,没有干旱,菠萝长势较好,等到明年4月,就会有大量菠萝可以进入市场。凭借优越的种植条件,优良品种,以及精心的种植管理,此处种植的粤甜品种菠萝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陆丰市陂洋镇洋口村葫芦坳南片的菠萝种植基地。

果肉金黄、香甜多汁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粤甜菠萝呈圆筒状,果顶端有冠芽,株型开张,单果重0.8至1.3千克,是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新品种。叶边长有锐齿,叶面主要以绿色为主,表面略显褐红色。表皮果眼呈锥状突起,成熟时果肉金黄,香甜多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报告》给出的综合评价意见表明:“该产品在陆丰市区域范围内独特的生产环境下,具有果肉金黄、香甜多汁等感官品质特征;具有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和粗纤维含量低,糖酸比佳等营养品质特征;具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独特营养品质特征。”

谢荣谭介绍,陆丰仁展合作社共联合了陂洋镇洋口村多户农户,种植面积约1000亩,年产两季菠萝,每年亩产量为3000至5000斤。近两年,菠萝市场价格稳定,每到收获季节,珠三角以及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水果商贩均来陂洋大量收购,由此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刚刚收获的粤甜菠萝。

省农科院博士科技助农

走上菠萝产业振兴之路

陆丰市陂洋镇一直都有着“水果之乡”的美誉,菠萝是陂洋镇的主产水果之一。近年来,在汕尾市、陆丰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当地政府部门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品牌,走出一条独特的菠萝产业振兴之路。

谢荣谭介绍,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刘传和博士对他们帮助很大,他每年都多次来到洋口村,不仅免费提供了优质菠萝种苗,如粤甜、粤彤和粤引奥卡等,还走进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以此提升菠萝品质,增加销售收入。

菠萝果实肉色金黄、甜酸适口,具有清暑解渴、养颜瘦身等功效,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而省农科院培育的品种不仅质量上乘,还有独特的口味。粤甜果肉金黄,香甜多汁;粤彤果色在成熟的时候是红的,果肉纤维比较粗,色泽黄中带红;粤引奥卡果实很端庄,顶芽大,果面比较平整,果肉颜色也是比较黄的。

刘传和博士说:“我们在陂洋镇开展了多次培训,比如在洋口村的培训,当时有上百人来参加培训。我们跟当地农民强调要重视菠萝果实品质,生产中要增施有机肥。我们将继续为陆丰的菠萝产业做出更多的贡献,通过院地、院企合作,加大省农科院选育的菠萝新品种、研发的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在当地的应用推广,促进菠萝产业健康发展。”

有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质品种,谢荣谭陆丰仁展合作社其他农户种植的菠萝更受欢迎,除了将菠萝卖给全国各地的客商外,谢荣谭设计了包装礼盒,将新鲜菠萝打包出售,每盒售价60至150元不等,生产效益再次提高。

这段时间,谢荣谭每天在果园辛勤忙碌,但他内心充实,“明年4月到10月,我们就会大量出果,到时候又是丰收的一年”。

陆丰仁展合作社的菠萝礼盒。

【记者】郭杨阳

【通讯员】黎晓娜

编辑 见习编辑 李恺莉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