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学术研讨会在珠海市召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等,学会顾问罗伟其教授、会长魏中林教授、常务副会长汤贞敏研究员和副会长饶敏教授、卢晓中教授、戴青云教授、廖益教授、曾志嵘教授、马宏伟教授、黄大乾教授以及监事长李振连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青年教师,与来自省内外的高校领导及规划、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以及有关教育科研机构、企业负责人和有关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围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这个主题深入研讨相关问题。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青教授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演讲。
研讨会设一个主论坛、三个分论坛开展主题研讨。在专家学者与博士生分论坛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青教授作《职业教育赋能新时代技能强国强省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主旨发言。
李青教授讲到,建设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奋力开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职业教育者的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本,以产教融合协同平台为载体,以“双师”队伍为主导,以“三教改革”为主阵地,铺就了高水平发展之道。学校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通过实施十大任务,系统推进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入选“育人成效”等4项全国50强、“服务贡献 典型学校”等2项全国60强和“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全国100强。实施党建九大工程,全面提升领航能力,保障双高上台阶;面向珠江两岸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一体两翼”,45个招生专业全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其中10个专业对接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17个专业对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一平台、两协同、三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打造中国特色“机电工匠”品牌;依托国家示范职教集团,以产业链条为牵引,“政行校企研”五方共同打造技术技能服务平台;构建“1351”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全方位全过程深度产教融合;组建博士团队、 实施“158”工匠之师建设工程、以柔性挂靠或星期日工程师等形式解决人才下沉瓶颈问题,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乡村振兴;以章程建设为核心、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建设一体化数据治理与应用平台,打造机电合规文化、开放文化和质量文化,推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外引内化输出三步走,打造“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服务生态,成为省内首个规模招生留学生的高职院校。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湾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了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李青教授的演讲获得与会者的热烈掌声和高度好评。
据悉,研讨会共收录29篇优秀论文并结成论文集。研讨会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珠海科技学院承办,相关单位协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