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南海东部的陆丰油田群海域,伴随着油井的采油树主阀、翼阀依次打开,在油嘴“呲呲”的截流声中,管线频频振动,油龙喷涌而出,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人保财险”)首席承保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已正式投产。
这是广东人保财险全力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及海洋强国战略、护航国家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一直以来,广东人保财险始终牢记“为党工作、为国经营、为民保险、为人成就”的政治责任,矢志不渝服务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深刻理解把握新阶段、新格局中的保险新需求,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智慧交通、健康养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六大战略服务落地实施,努力开辟行业发展更大格局。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截至2022年12月28日,广东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14.3%,成为广东财险行业首家跨越400亿元保费大关的省级分公司。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总额107.53万亿元,保障30.4万企业客户、1352万个人客户,处理赔案710万件,各项核心数据均稳居行业首位,缴纳税款总额28.66亿元,积极践行国有骨干保险企业的责任担当。
托举国之大器,融入南粤发展大格局
11月10日,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建设现场,经“天一号”起重船精准作业,海上非通航孔桥最后一片混凝土箱梁完成架设,6845米的跨海长龙腾飞在望。11月17日,南沙—中山高速横门西特大桥首片钢箱梁成功架设;11月28日,东莞地铁1号线大岭山北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同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主体结构首块底板成功浇筑……
2022年,广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火力全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向纵深推进,伴随着广东人保财险风雨兼程的生动侧影,留下了广东人保财险笃行不怠的奋斗足迹:
拥陆发展,大道通衢。广东人保财险为港珠澳跨海大桥提供风险保障187亿元,累计为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东莞地铁一号线、南沙至中山高速、中山东环高速等193个城际轨道与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提供1891亿元的风险保障,助推广东朝着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的目标勇毅前行。
向海而兴,逐梦深蓝。广东人保财险首席承保中海油陵水25-1——“深海二号”大气田建造,为其出具石油类建安工保险保单;独家承保亚洲第一艘无常规艏楼、四岛式设计的8万吨级新型半潜打捞工程船“华瑞龙”号,一揽子保险方案不仅覆盖试航、交付、首航全过程,更含括船壳、保赔、货运全险种,用“高精专”个性化服务护航广东“蓝色引擎”,激活澎湃新动能。
凌空翱翔,起势腾飞。广东人保财险继独家承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的科研试飞保险之后,又首席承保4架AG600飞机科研试飞项目,提供风险保障3.4亿元,实力护航民族工业自主创新,不断攀上新高度。
专注本业,回归本源。广东人保财险坚定不移服务湾区建设,支持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2年,广东人保财险累计承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3个,累计承担风险保障金额高达1891亿元。
发挥集团优势,引险资活水入粤。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人保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下,广东人保财险累计为205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超5500亿元的风险保障,覆盖33个沿线国家。中国人保集团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债权、股权、债权股结合、资产支持和私募基金等方式,在粤合计投资规模近534亿元(除深圳外),充分发挥险资长期稳定资金优势,为广东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人保力量。
应赔尽赔快赔,筑牢人民群众“安全盾”
“报案不到24小时就收到赔款,太感谢人保了。”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醒群村水产养殖户罗冠杭一展愁眉。自6月13日进入汛期,鱼塘损失惨重,及时到账的赔款让他如释重负。
7月4日,距离台风“暹芭”登陆茂名化州不超过48小时,人保财险茂名市分公司向化州市政府预赔政策性农业水稻款1000万元。“未来48小时内,我们将全市3000万元水稻预赔款支付到位,让受灾地区能够尽快复工复产。”人保财险茂名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戴光平说道。
这是广东人保财险在大灾面前挺身而出的一个个生动侧影。今年6月入汛以来,广东先后遭遇特大龙舟水和“暹芭”台风袭击,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洪水,粤北清远、韶关、河源和粤西茂名、湛江和阳江等地损失严重。危难时刻显担当,广东人保财险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大灾预案,共派出143个查勘工作组3500人次深入灾区,提供78块保全场地、86架无人机、886台专用拖车等资源,无差别为灾区群众和客户提供道路救援2892次,全力投入各地抢险救灾。
“大哥,这边的竹竿我们绑牢了,还有没有没绑的?”台风“暹芭”来袭前,广东人保财险在湛江农户香蕉园,协助蕉农加固竹竿。与此同时,23支党员突击队深入清远、茂名、河源等地帮助水稻农户疏通沟渠,洗苗、扶正、防虫,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本轮龙舟水及台风灾害发生前,广东人保财险结合广东的气候特征、承保特点及理赔经验,启动了大面积灾害理赔应急准备工作,共排查水浸黑点962个,为全省4690家企业提供风险排查工作及防汛建议。为美的、格力等13个集团式客户开展“五个一”专项服务,为138个重点工程项目提供超200次的风险巡防服务。
针对大灾理赔服务,广东人保财险持续升级“粤农保”综合服务平台和大灾预警管理系统,“粤农保+遥感+测绘”三驾马车推动85万亩农作物快速定损,运用无人机开展工程险汛期风险排查,覆盖率近50%,实现了重点高风险项目智慧巡检。
应赔尽赔快赔的优质服务,已成为广东人保财险的一面旗帜。面对两次灾情,广东人保财险组织受灾地市机构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优化定损流程,对重灾地区群众和农户组织极速预赔,在灾后72小时内向茂名、清远等受灾地区合计支付赔款1.2亿元,全力支持受灾群众和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解除地方政府后顾之忧,让受灾地区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截至2022年底,广东人保财险在本轮龙舟水及台风灾害中,共接到报案5.36万宗,已支付赔款11.72亿元。全年为9200家企业提供风险专项排查,识别出风险点809处,发放防灾防损建议书4000份。
助力复工复产,尽心守护人间“烟火气”
12月的广东已迎阵阵寒潮,却抵挡不住各地复工复产的高涨热情。在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拉货客商与物流小哥穿梭其中,推动着冬装旺季销售,一派繁忙景象成为广东加快恢复经济增长的一处缩影。广东人保财险提前做好复工复产保险服务对接,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护航广东经济发展回归正常轨道。
在顺德,为助力“烟火气”回归,广东人保财险多次赴餐饮企业现场隐患排查,将风险管理知识送上门,帮助企业在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等方面查漏补缺。
在肇庆,当疫情恰逢水稻晚造收割期,为保证出险农户及时获得赔付,广东人保财险与当地政府部门充分沟通,迅速查勘、定损、公示、到账,让农户安心处理农忙。
在东莞,广东人保财险第一时间调动疫情防控区域外人员,集中加班清理未决赔案,短短一周内清理150宗,切实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理赔服务,有效保障客户利益。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新市民群体,就保护了经济脉动的一团“活力因子”。在广东,新市民数量已超4000万,但他们往往面临着诸多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广东人保财险积极践行人民保险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多措并举助力新市民群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居——广东人保财险在顺德率先推出“政府+保险+科技+服务”出租房安全管理新模式,为每间出租屋的承租人提供120万元的伤亡及医疗保障。截至2022年底,“安心租”房屋出租人综合保险为全省9.2万户新市民提供超830亿元风险保障,让新市民“住得起”又“住安心”。
业——广东人保财险推出“安业保”个人职业伤害系列保险产品,提供不与户籍挂钩、定制化的职业伤害综合保障,并扩展疫情保障。目前,“安业保”系列产品累计为近5万人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9亿元。
医——广东人保财险在广州、云浮、韶关等13个城市推出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已将新市民纳入保障人群,并降低赔付门槛、提升报销比例、增加特药种类等,进一步缓解新市民群体在医疗上的经济压力。
守护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广东人保财险不断强化与交警部门、医疗机构合作,持续深入推进“警保联动”等多种服务模式,事故快处理赔服务点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服务人民群众近48万人次;连续六年在主要高速路口等地为车主设立能够提供快处快赔、车辆检测、医疗帮助等帮助的“心服务站”,仅2022年,服务出游车主1.8万人,其中非人保客户876人,处理案件1.6万件。
扬机遇之帆,向未来远行。站在400亿新起点,广东人保财险积极践行人民保险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持续做好“保防救赔”各项工作,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扎实开展区域服务的强大动力,为广东经济稳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文】朱昱遇 张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