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18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及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换届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外治疗法与中医疫病防治学习班”在佛山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成功举办。本次学术会议恰逢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关键时期,来自国家、省、市的治未病领域专家以自己多年从医经验,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外治法在疫情当下的新议题,学习气氛浓厚。
本次活动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中医治未病及外治疗法领域的众多专家,参会人数约400多人。我院党委书记、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张斌,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主任委员温建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金世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瑞芳,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余海波等参加了会议。
众多专家积极在线上参会
12月17日下午为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换届学术年会。余海波主持换届选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投票方式,我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继洪连任主任委员,我院医务科副科长黄志庆等10人任副主任委员,另选出常务委员23名、委员32名。余海波教授为新聘任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代表颁发聘书。
随后的学术年会由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新一届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戚振红主持,刘继洪、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高修安、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田宁,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李冠豪分别从中医综合外治疗法、方药临证剖析、灸法、精灸阳维脉等多维度探讨外治疗法在中医疫病防治上的应用。
专家授课
12月18日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开幕式上张斌致欢迎辞,陈瑞芳作了工作总结,何清湖及金世明分别致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钟旭敏、陈庆瑜、邝秀英、林嬿钊等分别主持会议。
张斌致辞
何清湖作《中医治未病“五化”与养联体构建的思考》专题报告,从学术化、产业化、生活化、智能化、网络化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医治未病学的应用和发展,引发与会者对养联体的兴趣。
温建民以《一名确诊为新冠阳性的老中医亲身历程》为课,完整介绍了自己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经过,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金世明从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浅出地从宏观视角解读《五运六气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应用》。
陈瑞芳根据临床诊治新冠病例的经验,分享了中药预防方、艾灸、食疗、香囊等多种中医预防新冠疫情的实用方法。
刘继洪讲授《中医治未病与疫病防治》专题,阐述中医治未病起源与发展、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及基于治未病思想中医防治疫病的优势。
随后,广州中医药大学贺振泉、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奉新英、梁东辉、何希俊及“省名中医师承项目”专家蒋丽霞分别介绍肺经穴位拍打疗法与呼吸道疾病康复、中医外治疗法、疫病防治与健康管理、治未病与肺系疾病的防治。
多名新当选的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罗廷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郑衍庆和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治未病科负责人蒲应炎分别讲授《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案例分享》《小儿推拿在儿童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和《中药香囊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专家们的授课非常实用、操作性强。”与会人员纷纷夸赞,各种中医外治疗法在疫病防治中的临床经验令人受益匪浅,会议有效促进了省内各级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水平的提高,将为周边百姓提供更佳的预防保健服务。
作者:郑美鸿、陈唯唯;摄影:苏健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