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金熊药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透露,其子公司海南海口金熊药业起草的转化熊胆粉海南省中药材标准已通过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议,予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据了解,熊胆被誉为“药中黄金”,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已经在痰热清注射液、熊胆救心丹、熊胆滴眼液等197个中成药品种使用。而转化熊胆粉是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中药发酵原理,通过体外模拟熊胆汁酸合成的肝肠循环过程,经熊肠道优良菌株(酶)转化制备熊胆替代品。转换熊胆粉是传统濒危中药材熊胆规模化量产的积极探索。
此外,因转化熊胆粉对解决熊胆资源的临床供应困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保护黑熊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已入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为国际濒危物种保护树立了中国形象。
转化熊胆粉项目是合作区经发局重点引入的中医药项目。项目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促进转化熊胆粉海南省地方药材标准的相关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转化,通过与澳门高校联动研发,推动转化熊胆粉中医药产品在粤澳研制、生产及销售,以解决熊胆中药饮片的临床供应,以促进传统中医药品种的再次开发与创新,为解决我国濒危药材资源供需矛盾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横琴力量。
数据显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注册企业已达230家,其中澳资企业60家,涵盖新药研发、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大健康等领域,近年来,合作区出台了系列政策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精准扶持包括澳门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和标杆项目,打响“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品牌、强化研发创新支撑,为合作区生物医药大健康类企业打造全周期支持环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梁涵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黄天儒
【图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