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牡丹
却不知道牡丹的枝,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牡丹皮
我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涂兴明来和大家聊聊
一、历史沿革与变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名牡丹,列为中品。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新修本草》云:“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动不凋,根似芍药,内白皮丹。”《本草纲目》释名云:“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这与现今药用牡丹皮的植物来源一致。古代曾认为其根皮药效优于观赏用的栽培牡丹,因栽培品以育花为主,植株内力注于花而薄于根。但当今药用的牡丹皮,主流是栽培品,质量最好的凤丹皮亦是栽培品,据主产地介绍,当花蕾长出时,即予摘掉,使植株养分下注于根。牡丹皮是常用中药材,《药典》历次版本有收载。在药材商品经营中,虽然同为一种植物来源,但各地产品质量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采收加工不同,故此,经营上分有多个品别及规格,不刮外皮,抽去木心的称连皮丹,又称原皮丹。刮去外皮,抽出木心的称刮丹皮、抽心丹或粉丹皮。有的产区不刮外皮,亦不抽去木心的称为丹根;不除木心而又幼条的称丹须,后两种规格均属不符合药用质量要求。药材行业习惯以产地来分品别,主流品种有凤凰丹皮、瑶丹皮、湘丹皮,川丹皮四种。除外,尚有宝鸡丹皮、西昌丹皮等,只是部分地区销售。
二、鉴定
牡丹种植园
牡丹花株
矮牡丹花枝
紫斑牡丹
滇牡丹
卵叶牡丹
品别之一:凤凰丹皮
别名:凤丹、凤凰丹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均为栽培。
产地:为安徽铜陵凤凰山特产。以凤山和东山货质量最有名。
采收加工:栽培5~7年采挖。丹皮采挖时间分秋、冬两次,秋货在农历6月采挖,冬货在农历10月采挖。秋货主要是赶新上市,粉质不足,冬货又称“老秋货”,粉足皮厚,质量好。凤凰丹皮全是采“老秋货”。采挖出土后,将丹根顺枝平放,用木槌轻敲,使木心分离,截段,在丹根纵向顺直剖一刀,除出木心,顺搓,缝口紧闭,然后晒干。凤凰丹皮均不刮外皮,加工成连皮凤凰丹规格。
经验鉴别:成条状圆筒形,长短较均匀,顺直,长5~20cm,直径0.5~1.2cm。表面淡灰褐色,微带棕红色,皮纹细腻,两端切齐,纵剖缝紧闭贴合,切口粉白,皮层肉厚,内表面淡棕褐色,全体可见较多的闪亮的点状结晶物(丹皮酚),内表面尤多见。质结实,具粉性,断面粉白色。气香浓,味微苦涩而麻舌感较强。
凤丹花株
凤丹种植园
原丹皮(凤丹)
丹须
原丹皮(凤丹)表面观
原丹皮(凤丹)切面观
牡丹皮饮片
牡丹皮饮片
凤凰丹皮
品别之二:瑶丹皮
来源:同凤凰丹皮。
产地:主产于安徽陵县,西山(又称丫山),为有名的产地。
采收加工:栽培5年起土,在农历六月采挖,习称“秋货”。挖出根后,加工成刮丹皮或连皮丹两种,刮丹皮是选取根条较顺直的先用刀轻轻刮去黑褐色外皮,然后抽去木心,截断,晒干。连皮丹的加工与凤凰丹皮大致相同,但“秋货”起土时正值酷暑,故一般均采取晒一天、晾一天的方法干燥,这样可使丹根水分更好地排出,避免外干内潮,引起变色。
经验鉴别:瑶丹皮的质量很接近凤凰丹皮,以连皮丹来说,瑶丹皮的色、粉质、香气,闪亮银星点均与凤凰丹相似,但瑶丹皮的根条一般较凤凰丹粗,条形略为弯曲,表面色较黑褐,常见较粗的“砂眼”点,特别是切口两端外向反卷,呈“喇叭状”状,纵向的缝口常不紧密。其余基本与凤凰丹皮相同。刮去外皮的刮瑶丹皮,表面淡棕红色,枝根凹陷处色较深,或残留有灰褐色外皮,质地与气味同连皮丹。
刮丹皮(瑶丹)
刮丹皮(瑶丹)表面观
瑶丹皮(刮瑶丹)
瑶丹皮(原皮丹)
品别之三 湘丹皮
别名:湖南丹、五寸丹(原皮丹)。
来源:同凤凰丹。
产地:主产于湖南邵阳、邵东、新邵等。
采收加工:栽培3~5年起土,在秋季采挖。加工有连皮丹和刮皮丹两种。加工方法与瑶丹皮相同,但连皮丹大多晒不干,易回软,在晒至八成干时,扎成小把。
经验鉴别:刮丹皮 加工工艺较细致,条较顺直,两端切口齐平,长短也较一致。但条较细小,一般直径仅为0.6cm左右,少有粗条的。表面色泽淡棕红色较暗,不如刮瑶丹皮的粉白透红。闪亮银星点也相对较瑶丹皮少,断面多为暗灰色白色。气亦香浓,味苦涩稍淡。
连皮丹 截成长约15cm,扎为小把,每把重0.4kg左右,商品称为“五寸丹”。在每扎中常夹有幼条丹须,并大多数不抽木心,过去广东潮汕地区多销此种规格,利其价平。商品性状为表面灰褐色,较大枝的抽去木心,稍细枝或须根均不抽木心,质略软潮,粉性少,断面灰褐色。有较稀疏的闪亮银星点。气味均略淡。
湘丹皮
品别之四:川丹皮
来源:同凤凰丹皮。
产地:四川所产,有栽培和野生品两种,本品别为栽培品。主产于涪陵、垫江,灌县等。
采收加工:栽培3~4年起土,秋季采挖。挖出丹根后,除去细须根,刮去外皮,用木槌击破,除去木心,晒干。加工较粗糙。
川丹皮
品别之五:宝鸡丹皮 (非正品?)
别名:山丹皮、西北丹皮。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四川牡丹Paeoniaszechuanica Fang 的干燥根皮?
产地:陕西宝鸡等,属川丹皮野生品。
特点:均加工成刮丹皮。但加工很粗,用槌木破去木心,商品性状为根皮很薄,有的像皮衣一样,多破碎不成条形,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灰褐色,粉质很少,很少有闪亮银星点,气味较淡。
品别之六:茂丹皮 (非正品)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四川牡丹Paeoniaszechuanica Fang 的干燥根皮。
产地:产于四川茂汶等,属川丹皮野生品。
性状鉴别:本品呈卷筒状或半卷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纹。长5~20cm,厚0.2~0.6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略粗糙。可见横长皮孔,栓皮脱落处显淡黄色或类白色,有的可见细小晶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黄白色或黄棕色,具粉性,有特殊香气,味辛微苦涩。
茂丹皮
品别之七 西昌丹皮(非正品)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狭叶牡丹Paeonia delavayi var.angustiloba Rehd. Et Wils.或黄牡丹Paeomoa delavayi Franch.var.lutea(Franch.) Finrt et Gagnep.的干燥根皮。
产地:产于四川的金沙江沿岸的西昌等。
采收加工:此种丹皮野生年份较长,根皮条块较大,采收加工均无刮皮,槌破去木心后,原皮晒干。
性状鉴别:本品呈筒状、半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或略张开。长5~15cm,直径0.5~2cm,厚0.1~0.3cm。
外表面棕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暗紫红色,内表面灰黄色或淡紫色,有明显的细纵纹,有时可见光亮的星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粉性,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涩,稍有刺舌感。
西昌丹皮(野丹皮)
西昌丹皮(狭叶牡丹)
西昌丹皮(黄牡丹)
品别之八 芍药根(伪制品)
来源:本品呈圆筒状,长短粗细不一,较丹皮薄。外表面淡红棕色,栓皮残留部分呈黑褐色或灰褐色,较光滑,具支根痕,内表面粉红色,具深色细纵条纹,常带有少数木部,无明亮的结晶体。质脆,略有弹性,断面平坦,粉红色或白色。气微,味微酸而涩。
芍药根
芍药根切面观
三、品质评价
牡丹皮以皮层肉厚,粉性足,断面粉白色,有众多闪亮银星点,气香浓厚者为质佳。历史上一直公认为凤凰丹皮质量特优。品质排列是:凤凰丹、瑶丹、湘丹、川丹(山东丹皮也不错)。此外,野丹皮的质量次于栽培品,排列是:茂丹皮、宝鸡丹皮、西昌丹皮。
四、附注
有以川赤芍的根皮混充西昌丹皮,两者的色泽、皮厚、气味较相似。主要区别是:西昌丹皮的木心较细,而赤芍皮的木心较大,可从片块形状予以区别:西昌丹皮的木心较易脱离,故其内表面有细纵纹而较平滑,赤芍的木心不易与皮部分离,其内表面多不平滑,常带有木质部残余或纵裂痕大。西昌丹皮偶亦可看到有闪亮银星点,赤芍皮全无银星点。
五、说明
牡丹皮饮片常有带心者,木心超过3%为劣药。牡丹皮的香气越浓越好,不香的不要。连牡丹皮带外皮,香气较浓,带心者较少,且价格低廉,性价比高。
图1 连丹皮
图2 刮丹皮 (左:没去心)
六、药性与应用
药性: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于清解营血分实热。
2、温邪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扑伤痛。
4、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含牡丹酚(丹皮酚)、牡丹酚苷等。
2、药理作用:丹皮酚对多种实验性动物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牡丹皮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血栓作用。
供稿:涂兴明 | 孙丽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