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这场学术论坛上,专家学者共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日前,第二届全球经济治理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200多名专家学者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这一主题,围绕全球贸易治理、制度话语权、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等问题展开研讨。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国家利益主导下的霸权困境、多层次治理模式下的规则困境、多极化趋势下的公共选择困境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隋广军说,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要发挥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在全球经济治理各领域实践改革中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要从明确权利的边界作为起点解决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公正’包含了自愿原则和平等原则,即该原则既约束自我也约束他人。”张宇燕进一步解释,“合理”指既要符合权利义务互相匹配的原则,也要符合效率原则,进而推动全球治理向前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同样关注全球治理赤字问题。他说,全球治理道德是国际社会为了治理全球问题、管理全球事务而应该遵循的普遍的柔性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主张。“加强全球治理道德建设,有助于凝聚全球治理共识和力量,自觉规范行为体的自律行为,维护全球的公共秩序,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姚枝仲认为,中国学者需要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探索既能照顾公共利益又能吻合各国利益的治理方案,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冯维江看来,当前全球治理的主要矛盾是“全球问题日益严峻和整体化”与“全球治理机制日趋薄弱和碎片化”之间的矛盾,导致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生产力总量疲软和分布失焦。

冯维江认为,要让世界重新回归经济全球化和广泛国际合作的轨道,需要创造出更大规模的全球生产力,使各国由侧重“分蛋糕”的存量博弈重新转向侧重“做大蛋糕”的增量博弈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经贸探索》杂志主编陈伟光从治理视角解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是个性与共性、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分享、可借鉴的基本经验和案例样本

【记者】汪祥波

【通讯员】杨欣

编辑 邹非序 李江萍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