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海构建“1+3+4”政策体系

南方+ 记者

1

12月26日,2022年度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阶段成果展示会召开。会上,南海对“1+3+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进行解读。

为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南海区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三券”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指导意见》《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等100多份创新政策,构建了“1+3+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

其中,“1”是指制定具有南海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方案;“3”是指全省首推地券、房券以及绿券的“三券”核心制度;“4”是指逐步打造完善四类配套政策。

会上,南海对“1+3+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进行解读。孙景锋 摄

按照要求,南海计划2022-2023年内通过开垦耕地或复垦新增耕地4700亩;完成集约农用地20000亩;2022-2023年内腾退低效建设用地复垦复绿10000亩,建设产业保障房200万平方米,整理连片产业用地16000亩,推进20个产业社区连片改造项目和2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2022年开展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12000亩、综合整治40000亩;生态修复治理试点期内推进12个万亩千亩公园建设、20个河心岛修复,根据有关要求落实万里碧道建设。

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南海统筹260亿元资金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其中区级专项扶持资金150亿元,镇(街)级重点项目资金60亿元,村(居)级自筹资金50亿元;设立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乡村风貌提升等四大类19种全域重点项目的资金补助。

同时,科学划定18万亩连片农业产保区,加强农用地的保护,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高效利用,建立农业产保区管理体系,保障农业产保区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利用集约经营,由经联社作为整备主体,采用托管或统租两种模式,2022-2024年每年集约农业用地1万亩以上,3年共集约3万亩以上。

针对建设用地,南海积极引导产业用地成片利用,建立新增200亩及以上的连片产业用地补偿区镇两级负担机制,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各镇(街道)降低征收成本、加快土地流转;制定产业保障房新建、认定、产业引入及交易管理的工作指引,通过“以地换房”机制,稳步推进低效建设用地腾退或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土地腾退,实现生态修复,立足全市自然生态格局,南海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区内8个万亩公园、4个千亩公园规划建设,通过实施系统的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城市周边森林绿地和田园的生态化、景观化、景区化。同时设立1000万元的“南海区‘四小园’专项奖补资金”,鼓励村民合理设计、利用宅前院后闲置土地打造“四小园”,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

【通讯员】孔娅

读者群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