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研究:抗IgE治疗应用于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钟南山
+订阅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是一种少见的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EGPA绝大多数首发症状为哮喘样症状和鼻‑鼻窦炎症状,常首诊于呼吸科。随着病情发展,全身多系统受累并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害。EGPA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文献报道,可用于EGPA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有利妥昔单抗、美泊利珠单抗和奥马珠单抗等。

  其中奥马珠单抗,最早于2018年在中国上市。奥马珠单抗是重组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抑制辅助型T细胞2(Th2)型免疫反应、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募集和活化的作用,因此也有文献报道可用于治疗EGPA。

  近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国大陆首个EGPA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执笔者张清玲教授及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奥马珠单抗应用于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EGP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文章于9月13日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张清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欧昌星为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纳入了22例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EGPA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哮喘急性发作(AE)次数、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VAS)、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总Ig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激素使用情况、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及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研究发现奥马珠单抗治疗4个月后,EGPA患者的总体应答率68.2%(15/22),其中完全应答5例(22.7%),部分应答10例(45.5%)。15例应答组患者的ACT评分、AE次数、BVAS评分、PEF变异率、PEFpred%、OCS维持剂量等均显著改善;7例无应答组患者的基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11.4%(9.2%,22.6%)显著高于应答组[3.4%(1.1%,6.5%),P<0.05,表1]。

  6例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达1年以上的EGPA患者中,有5例在1年后哮喘样症状仍维持在良好控制水平,ACT评分仍得以维持在24.0(19.5,24.3)分;AE次数、PEF变异率、PEFpred%及OCS 维持剂量仍较治疗4个月时有持续改善,其中有2例患者在治疗4个月时为部分应答,但治疗1年后达到完全应答(图1)。

  表1  奥马珠单抗治疗后应答组和无应答组EGPA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图1  EGPA患者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临床指标比较

  22例EGPA患者共进行190 次奥马珠单抗注射治疗,仅4 例次(2.1%)于注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头晕、全身皮疹伴瘙痒、注射部位瘙痒、血压反复波动,不良反应能自行缓解或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停止奥马珠单抗治疗。

  临床研究结果:奥马珠单抗对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EGPA有较好的疗效,可使EGPA患者哮喘样症状得到有效控制,OCS维持用量减少,其中外周血EOS比例较低的患者应答较好。

  本 期 作 者

  欧昌星 硕士,张清玲教授团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医学呼吸中心

  硕士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方向:重度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

  发表论文: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1篇,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2篇。

  参编:《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鉴别诊断》

  参与临床研究:《Dupilumab单抗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亚太区3期研究》《评价重组IL-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哮喘受试者中多次给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临床研究》、《评估Depemokimab与美泊利珠单抗相比在复发性或难治性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成人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张清玲 主任医师、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2020中国优秀呼吸医师

  2009-2011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心肺疾病研究所临床研究员

  2010年欧洲呼吸协会研究学者奖学金获得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第10、11届)

  研究方向:重度哮喘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中国重度哮喘C-BIOPRED项目主要组织者之一

  执笔者:EGPA中国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2018)、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

  主要研究方向:重度哮喘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相关性疾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医务人员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