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谁说“内娱没有舞台”?从共创到落地,节目对“真实”的追求未曾改变。全开麦、one take、不修音,有人退出,也有人敢!
采写_本刊记者 朱雯怡
“真金不怕火炼,开麦迎接考验!”这句大胆响亮的口号,来自昨日开播的舞台唱演节目《百分百开麦》。
今年5月,综艺导演“羊羊羊”(羊导)在微博记录自己策划一档舞台节目的过程,引起了大量关注和讨论,意见征集的问卷得到超过五万次的填写,让我们看到一场振奋人心的“内容共创”。本刊记者随即对其独家专访,当时他提到自己的创作设想:全开麦、做减法。
半年过去,这档“未录先火”的节目终于落地,最初的想法是否一一兑现了?临近播出之际,记者再次与羊导展开一次真诚的对谈。他说从始至终,“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的初心未曾改变。而真人秀的部分也的确做了减法,节目将80%的预算花在了灯光、导摄等硬件上,希望能给歌手们一个纯粹的舞台,摆脱标签、证明实力。
执行的过程中,有人退出,有人质疑,但真实的内容总有力量。节目录制告一段落后,有歌手表示自己没唱够,还想来;还有其他歌手听闻同行的感受,找到节目组报名第二番;现场观众也给羊导发微博私信,感谢这个机会让自己重新认识这些新生代歌手,觉得他们和想象中不一样……这一切都让羊导相信这半年多来的努力非常值得,“我们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从共创到落地,不变初心
“最重要的是真实”
南都娱乐:上次“共创音乐舞台”采访过后,节目也受到很多关注和讨论,这给创作团队带来了那些影响?
羊导:一方面是让很多艺人团队注意到了我们,也有几个平台都先后联系了我们,最后我们确定了跟芒果的合作,他们当时对我们的评价是“未录先火”,对内容也很尊重,愿意给我们很好的站内资源。
另一方面也会有点焦虑,当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个节目之后,其实你会更想把它做好。那段时间我们也会收集大家的想法,再根据实际情况去做调整。
南都娱乐:有哪些意见是有被参考的?
羊导:其实我最开始在微博就说过,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很多人也提到这些,所以我们就更加坚定了,无论如何这个节目后续怎么改变,我们都会把这三点保留下来。我们对所有合作方也是说,最重要的是真实,因为节目最开始是基于这一点,才让大家对我们有关注。
南都娱乐:所以最后决定用“百分百开麦”这个名字?
羊导:是的。其实我们提了200多个名字。最开始有想过叫“一周的歌单”,是想把好歌推荐出来,但是后来觉得这个节目名没法传递我们的态度,感觉有点弱了。后来脑暴想了一个名字叫“音乐可聆派”,“可聆派”音译“killing part”,然后大家觉得这个有点太过于文艺了。最后我们就定了《百分百开麦》,就是要百分百的真诚、百分百的勇敢,因为我们觉得任何一个敢来这个节目的人,先不说最后表现如何,他就已经能够让大家感受到他的勇敢。
全开麦、one take、不修音
有人退出,有人敢!
南都娱乐:不修音,是真的完全不修吗?
羊导:我们是完全不修音,完全不会改变原声的音轨和波形,但是我们会把人声和伴奏做一个等比例的混合,就像手机里那种k歌软件一样的,把人声和伴奏去调和一下。我们跟所有声音工程的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百分百还原他唱的状态,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就是保留它原有的样子。
南都娱乐:不修音呈现出的效果怎样?
羊导:其实整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做这个节目给我两个感受,一个是真的发现很多遗漏的宝藏,不只是我,包括我们现场的一些音频老师(也有这种感受)。这32位嘉宾唱的歌里,至少有一半我们都会加入自己的歌单;另一点是会发现,很多人他唱的还是很不错的,会超过我们对他的认知和预期。
南都娱乐:前期和艺人嘉宾沟通的时候,他们对全开麦、不修音都是有信心的吗?
羊导:是的,我们都会跟他们讲明白,我们是一个全开麦、不修音,而且是one take的节目。one take也很重要,有些节目会录几遍,我们就是一遍过,没有预录,连彩排那天都不预录,正式演出之后也没有补录。大家都觉得我们刺激的点在于,我们真的只有一次机会。
也有一部分嘉宾和我们聊了几次,最后还是没来。因为我们说不修音、也没有补录机会,大家一开始可能觉得只是一个噱头,但后面知道我们是来真的,所以我们其实是录制前一周才把所有艺人完完整整地定下来。
南都娱乐:有多少艺人因此退出了?
羊导:我们其实一共跟300多个艺人团队对接过,最后确定下来的是40多个,然后最后从40多个里面保留了32位。
南都娱乐:选择嘉宾的标准是什么?
羊导:一是要目前正在活动的艺人,因为我觉得纯新人可能不太适合我们节目,很难让大家快速地在一首歌里认识TA。其次也是要经常发歌的艺人,还有可能是近期比较沉寂、需要平台去展现自己的艺人。
当然还有要接受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这三点。我们希望艺人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同时也给他这个机会。所以我们也跟所有艺人讲了,不接受审片或者调整后期,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次录完后,有70%的艺人想再来(第二番),觉得“没唱够”,也会有别的艺人听他们说了之后,找到我们报名第二番,第二番目前总共也接触一百多位艺人了。
突破听众圈层
用实力让大众看见
南都娱乐:我看其中选秀或者说偶像养成类节目出来的艺人含量挺高?
羊导:其实我也是偏向在这个群体里去找。一是会考虑偶像、爱豆,其次是vocal比较不错的歌手,因为我觉得唱得好的人,需要机会让市场看见。我们相当于是在做前置的工作,就是通过我们这个节目来证明他们其实ok,让更多的多元化新生代音乐人被看见,让他们可以走向更大的舞台。
南都娱乐:我们常说“内娱偶像没有舞台”,但其实每年大大小小的音综也很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羊导:因为艺人有这么多,蛋糕只有这么大,能分到蛋糕的人其实不多。其次是因为很多舞台在选择嘉宾时也会有限制。所以我当时想做这个节目,更多的是想给新生代歌手一个机会,想帮助大家摆脱“选秀”之类的标签或有色眼镜。
南都娱乐:录制过程中有对哪位艺人或哪个舞台印象特别深的吗?
羊导:有艺人(还不能透露具体是谁)对舞台要求很高,大家完全没有感受到TA的表演中有什么意外发生,但其实TA在唱跳的过程中,麦不小心掉地上了,耳返里的声音很大,导致TA觉得自己有那一瞬间的表情管理没有做好。
录完之后,这位艺人就想补录,我最后还是没答应,然后TA就哭了,我在休息室跟TA聊了很久,我说这个舞台其实在我看来,包括大家看来,都觉得没问题。我觉得这个也不叫遗憾,因为你能够把问题在舞台上很好的解决掉,没有漏一句词,也没有漏一个动作,完整地把这个节目表演完了,这是另一种临场应变能力。
南都娱乐:现场的观众们,节目组是怎么筛选的?会不会有一些个别爱豆的歌迷?
羊导:我们叫“推荐官”,是希望让更多人以大众的视角来推荐一些人,推荐他的歌曲和舞台。因为我们这个节目最开始的初心就是想让更多除了爱豆本身受众之外的大众看到,一些新生代的音乐人,他可以用自己的实力向大家证明,他可以登上更好的舞台。
我们最开始会有一个观众招募的问卷调查,会让他们写社交账号,这个就会过滤掉一部分,然后再一一打电话沟通,问他对这个节目怎么看,期待如何呈现,最想看到谁,充分做背调,最后再短信确认。我们一共打了有3000多个电话,其实还是花了蛮多功夫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百分之百的除去了所有带有偏好的听众,只能说最终在现场的具有个人推崇性质的观众含量相对不会那么高了。
我们在录完之后,很多现场观众会给我发微博私信,说很感谢我们提供这个机会,让他们认识了很多新生代(歌手),觉得他们真的唱得很不错,与之前想象的不一样,而且真实的感受到了现场one take的魅力,感觉自己是被尊重了的听众,也愿意持续地支持下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